保罗·策兰 Paul Celan
1920年11月23日—1970年4月20日
生于一个讲德语的犹太家庭,父母死于纳粹集中营,策兰本人历尽磨难,毕生以诗为生存的依托,以诗人的天性对抗历史和遗忘。策兰诗歌的突出的艺术特色是简短、艰涩,感觉鲜明,通过语言的破碎性赋予语言以陌生化的独特感。1952年,其成名作《死亡赋格》震撼德国;1960年获德国最高文学奖——毕希纳奖;作品备受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阿多诺、哈贝马斯等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推崇。1970年4月20日左右,策兰在巴黎塞纳河的米拉波桥上投河自尽。
新年之夜
在新年之夜那晚,季节没有时辰,
你派出年轻的灵柩台去向你的爱人请愿;
向她从一面面镜子行进出的纵火的眼泪
在以悲伤雪覆的火炬中,从她的头上发芽。
在一个杯中熄灭的指环高高栖居在窗户上
监视她和沉睡的发辫曳曳行过雪;
未梳理的双手冲向大门去欢迎她,
而在上面房间里的诗人迈步向华尔兹。
可她漫步穿过门槛只为了抵抗一只眼睑,
为了见证她苏醒的乳房多么快地飘走去睡。
一个死亡在石板间翻滚,它有着油桃色调的眼睛,
而一个木城堡的陡峭留下一个影子。
周琰|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