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窑绿釉,红铜釉执壶极其难得。
总有一天我会把自己拍到的珍贵器物集齐成图册
有些馆藏真品,不是博物馆经常都放出来的,所以遇到了,是极其珍贵的缘分。
还有这种中国传统色传统美学的文器还原人文历史以及古人的审美也是值得去研究的。
根据上海硅酸盐出版的《中国陶瓷史》所述:
这种绿釉将铜的氧化物作为高温着色剂应用在瓷器的装饰中,并且成功地烧造出铜绿、铜红不同颜色的彩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与创举,更为宋代铜红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元代釉里红及明清各种釉下和釉上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长沙窑褐彩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绿彩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不同颜色的釉彩呈色所需窑温与窑内火焰气氛有直接关系,据试验测试已知,长沙窑的褐、绿彩呈色虽然都是在弱还原气氛中烧成,但呈色温度略有不同,在工艺上掌握两种金属元素的烧成变化规律,时刻注意控制好火焰气氛,使两种不同金属元素均呈现出美丽色彩难度相当大,要求烧造技术十分严格,因此烧成青釉下多种釉彩,较烧成青釉下单种釉彩困难得多。
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属铜红釉。绿釉彩是在氧化气氛下烧成,而红釉彩则是在还原气氛下烧成。
这里还有一个考点就是,长沙窑诗文壶里面的诗,以及长沙窑的历史背景,兴于安史之乱,鼎盛于晚唐,衰于五代,以及长沙窑出口的路线,有时候高考也会那这个出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