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星空发布时间: 2025-05-04 08:41:01 浏览:0 次 发布地: 苏州市 天气: 晴

        我们如何回应孩子的愿望 每周孩子都会萌生无数心愿,可这些愿望往往会随着新鲜刺激的涌现和时间的流逝而被逐渐淡忘,只有那些能够持续数周的愿望才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回应。 对于这种相对持久的愿望,我们可以用共情的态度耐心向孩子解释,实现这些愿望如何受制于家庭的经济条件、物理空间等实际困难。 这时,孩子会感受到自己得到了理解和倾听,而不会觉得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或重视。 而我们拒绝得越多,孩子的缺失感就越严重,欲望也就越强烈。 例如,如果你家12岁的孩子对你说:“我高中毕业后不上大学了。我要去弄一辆冰淇淋车卖冰淇淋。我要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冰淇淋车!” 这时,你会用匮乏的心态,还是富足的心态去回应孩子? 如果是匮乏的心态,我们会认为孩子的愿望必须“切合实际”,必须让孩子认识到这种想法有多荒谬。我们或许会这样说:“别胡思乱想!大学生活对你来说多重要啊,高中毕业后你必须上大学。卖冰淇淋能让你过上好日子吗?你这样想不行。” 你觉得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孩子此刻有个梦想,它源自与其年龄相称的热情和天真。 我们凭什么否定这种发自内心的渴望?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孩子的梦想让我们陷入了匮乏和恐惧当中。孩子眼中未来的无限可能吓到了我们。想到未来,我们只看到一片荒芜。我们从心底涌起一阵恐慌,又把它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所以我们没有鼓励孩子勇敢探索,而是逼迫他们墨守成规。 相反,如果我们的心态是富足的,我们可能就会这样回应孩子:“哇!你这想法很有意思!我爱吃冰淇淋,我将来肯定会是你店里的常客。你在一天天长大,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想法。一定要把它们记下来,免得将来忘记了。到时候我们一起看看,你的哪些想法能变成真的!” 你看到对孩子的愿望说“好!”有多么容易了吗?你只需顺着孩子的想法,而非根据你的预想去反应和抵制。这样一来,我们就能鼓励孩子跳出思维定式,大胆想象,而非限制他们的自由。 不过,要给予孩子这样的鼓励,我们的内心首先应该是富足和敢于冒险的。否则,我们就会立即陷入恐慌当中。 #25年阅读规划#《松弛养育》#如何回应孩子的愿望#内心的投射#我们内心的匮乏或富足#不要评判否定别人的感受与想法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