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法家之前,有必要谈一谈管子(BC723-BC645),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莫过于管鲍之交了,除了令人称道的旷世友谊,管仲的一生也同样精彩曲折——先佐子纠、后相小白,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不以兵力、一匡天下。这一番作为,让百余年后的孔子也忍不住感叹: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因此,与其说管子是一位思想家,不如说管子是一位实干家
当然,人无完人。纵使把管仲吹得天花乱坠,也不能否认他有大多数权臣都有的缺点——奢侈无礼。但也正如子夏所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不必过分苛求。事实上,大部分人只看到了身居高位的荣耀与光鲜,随之而来的重压,只能由处在漩涡中心的人一力承担。在乱世做政治家,管仲需要太多的勇气和胆魄
管子本尊君之旨,行顺民之术,上承封建之遗意,下开商韩之先河,其实践思路可以概括为
管子为政,端在治民:于消极方面求其不乱,于积极方面求其可用
治民之术,端在法治:已有常之法,行必信之政,使民从令不疑
法治之立,端在三经:朝有经臣,国有经俗,民有经产
具体内容后期会一一讲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