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聊四十岁】 今天年初七,在伯伯家吃的午餐。席间还有某局的一位副局长。饭后喝茶聊天中,得知他恰好40岁了,副处级干部正是意气风华的时候,一个单位里,达到这个程度的还是极少数,大部分都是停留在某一个岗位。 其实,超过40岁的中年人如果不是干部岗位,在我看来,最好的状态不是跟领导称兄道弟,也不是有人请客送礼,而是销声匿迹,半隐半藏,除了赚钱,不需要太多社交。 40岁,是打工人的一道分水岭。你可能是单位里的"老油条",也可能是某个部门的"中流砥柱"。领导对你的期待不再是"创新"和"突破",而是"稳定"和"可靠"。同事对你的态度也不再是"追捧"和"讨好",而是"尊重"或"忌惮"。 此时,如果你还热衷于跟领导称兄道弟,或者动不动就参加各种饭局、应酬,只会让人觉得你不够成熟,甚至显得油腻。 高调社交还很容易让你成为众矢之的。领导可能会觉得你"功高震主",同事可能会觉得你"抢风头",年轻的后辈,则可能把你视为"绊脚石"。 毕竟,绝大部分职场只有利益!没有情义,领导今天和你勾肩搭背,明天可能就会因为利益把你踢出局。你以为的"兄弟情义",不过是利益交换的幌子。 不管领导对你现在有多信任,到头来人和人的信任容易崩塌, 而且需要信任成本。 很喜欢稻盛和夫的这段话: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种灾难,人生如尺,必须有度。最好的关系是:亲疏有度,相看不厌,久处不累。 在职场里,中年人最好的状态是销声匿迹,半隐半 藏,除了赚钱,不需要太多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