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奔雷手】文泰来

    最近一个提问终于把AI问得露出原型了 AI模型:【腾讯元宝】DS系的 问题:普鲁斯特如何解构了罗曼罗兰的文学传统 回答:法语或者德语文学研究硕士水平,讲师都达不到 原因:AI只有方法论,没有历史记忆 论述:机械主义的奖励机制反馈决定了通用语言模型不可能具备文学传统中的情绪化和对抗思维。简单点说吧,早前的德国狂飙突进文学席卷欧洲,体现为歌德、席勒的科学人文乐观主义,也就是说像浮士德一样,我们可以塑造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而这一切,皆有因果,细小的习惯、坎坷的经历、顽强的性格…~是理性主义最为高扬的艺术旗帜 但普鲁斯特的法国象征主义则强调通过个人对世界的感知来重构现实,对抗理性主义的异化,他对意义的消解孵化了存在主义的诞生。 本质上就是精神德国人(虽然罗曼罗兰是法国人)和精神法国人的对抗,也是心智和灵魂的对抗。其实无解,也没有对错。 但AI更偏重于文法结构和叙事手法。法德那些百年恩怨,学派嘘唏,一概未写。 所以AI没有记忆,他只是一种工具,而记忆一定是有情绪的,而情绪一定是非理性的。 强化学习里边寻找最优,但很多问题并没有最优,对错一体两面,怎么在公式上体现呢? 我们的弱点决定了我们是谁,决定了我们的优势,这绝对不是傻逼的木桶原理能解释的。 不知道弥赛亚主义里所谓的末世假先知是不是这些AI模型。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AI就是面镜子,在白痴面前它就是白痴,在艺术家面前它就是艺术家助手,在科学家面前他就是科学助手,在老年人面前它是百宝箱和保健助手…~他进一步把这种对世界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撕裂得一塌糊涂。 >>阅读更多



用户:【奔雷手】文泰来

    最近看国内外大学都在裁减文科类专业的报道,我觉得更多的是被学院派玩废的,你就看德里达那种,完全就不是给人看的,这种东西意义又何在呢?培养几个看得懂的,然后呢? 如果说理工科还有实验作为最后的检验标准存在,那这些文科的学阀就更无所忌顾了,小圈子互相抬一下就近亲繁殖的刷论文。 其实我觉得倒是件好事,是一种荡涤,真正需要的东西一定会留存下来。 最近在看这书,新史学派更在意怎么讲故事,是啊,人文学科就没有客观,也不可能客观,唯一变化的是基于事实的视角,所以故事很重要,无论是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一线,还是东方诸子百家,不都是在讲故事吗?故事都讲不好,就别玩了。 大家为什么怀念叶嘉莹老师,因为她把自己的感情体验带入了这些横跨千年的诗句之中,无论是吟咏还是解析,哪有客观的文学,有的是带着温度的体会。 >>阅读更多



用户:【奔雷手】文泰来

    表哥是有三五个Y的成功人士,一直以来都是点头之交,也就局限于去姑妈家叫一声那种。一是我们家这伙表哥表姐,各牛逼各的,也是彼此看不上,我也不至于因为他有点钱去捧他臭脚,我瞎拽也是拽。二是他是极度贫苦开局,一路开挂打到今天,自然狡诈冷酷,好为人师,不易相处。 这几天因为小表姐也发了,在城边买了两个大独栋,大宴宾客,陪着我妈去吃了两天席。第一天,表哥刚从国外赶回来,一见我就嘘寒问暖,说两年前就让你多来我这玩,你都一直不来,以后要多聚,我说好好好,改天专门去汇报一次。表哥急了,不是一次,是有事没事都多在一起,我在国内你就过来。我有点受宠若惊,好像前面几十年大家是远房亲戚,现在才转正一样。其它亲戚走,他随意支吾一声,两天都把我送到屋外,反复客气,把我妈也整不会了,这是什么情况? 琢磨了一下,觉得他以前的经营领域遇到了瓶颈,估计以为我这块高大上,是历史发展潮流。我倒不是觉得他有什么求我,不外乎想从我这听听其它领域的情况和分析,姿态放低了。 说这事一是觉得最近形势变幻莫测,各种行业受到的冲击巨大,很多大老板小老板都明显的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寻求转变。其次是技术落地的屏障和成本巨大,一般层次的资方基本承受不了,所以更多的采取尾随和跟进策略。最后就是国内外投资风险增加,资金难找到合理的投资出口。 最近确实没什么好想法,甚至有些沮丧,变肯定是有变,可是如何变怎么变,我们怎么随波逐流?都是一脑袋浆糊,没有方向,确实应该多找几个大佬头脑风暴一下,务虚会多搞几次,碰撞点东西出来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