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回眸

     最近因为一些原因,我要离开这里一段时间了。感谢这段时间的所有遇见,你们或给我以智慧的启迪,或还有未尽的缘分有待未来再发现。 就不和大家一一道别了,因为单独道别会让我心有不忍。 祝愿大家此后一切安好,我会尽快回来的[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阅读更多



用户:回眸

    人们都注重自己看了多少遍经书,做过多少神圣或者善良的事情,曾经引导过多少人向道求佛,人们很容易地就偏好外在的外显的行为,至于自己苦修了那么多年有没有放下七情六欲啊?有没有修出大慈悲心啊?自己目前的内心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的局面啊?人们很容易找理由去绕过这些尖锐的问题而不是真正的全力以赴地向内修。人们都愿意向外去忙碌而不容易向内精進。 >>阅读更多



用户:回眸

    生命的超越与升华不是靠一双永不知疲倦的赤脚拖着倦怠的肉身在地上去求索,而是在佛法中参透了佛性。 谁能把心中弥漫飞扬的观念洗尽,本性的万丈佛光就会冲向四极八荒,透亮了渐悟中的生命。 >>阅读更多



用户:回眸

    当你对外界的一切都不有所求,只关注你内心是不是纯粹,是不是有提升时,你能感觉到你的内心是非常安定的,同时任何外在的事物都不会让你内心有一丝波澜,此时应该才是最好的心灵状态。 >>阅读更多



用户:回眸

    所有修炼都强调“真”。但是现在的人类社会实在是假的东西太多了,而且已经是有组织、有系统的造假。世人也大都迷失了真正的自己。当一个人说假话的时候, 就是在助长“假我”,因为他说出的话不是真心话,而是产生于后天形成的意识,不是先天的“真我”。说假话的人,他的心是杂乱的,而保持真念的修炼人,则心可以集中于一点。有人这样举例,按照现在的物理学解释,磁铁和普通铁的差别,只是在于电子的排列是否整齐。所以修炼人的思想是具有能量的,对于他们来说,说到和做到的因果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单是因为说了而要努力做到,而是因为说了所以就一定能成为现实。看到许多人完全被后天的“名利色气”等各种观念、意识所形成的假我支配着,为了蝇头小利而忙忙碌碌,甚至坑蒙拐骗,活着真够累的,而且还不是为了真的自己而活着,自己还觉得挺充实,实在是可悲!这就是迷 ——执迷不悟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凡是正教,一定是教人“真”,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返本归真。 >>阅读更多



用户:回眸

    从前的一位贤人曾说:“当别人忤逆我们时,只要静静的省思片刻,便可以达到顺境和心胸开阔的境界。”所以杜牧在诗中说:“忍过事堪喜”,这就是忍受逆境的方法。 郑孟发说:“别人无理找我们麻烦,就好比行走在草莽中,衣服被刺上荆棘,我们只好放慢脚步,缓缓解开荆棘而已。” 云游斋录记载:“凡是遇到横逆,先要想想我为什么会遭到横逆,随后再思考我处理横逆的方法。平心静气,不要愤怒,则便可以消除灾患和远离横祸了。这是处理横逆的要领。” >>阅读更多



用户:回眸

    三国时的名臣王昶曾经告诫自己的儿子:“别人抨击我们,我们应当退而反省自身。如果我们自己有不对的行为,那么别人就说得很恰当了。如果我们没有他人所说的缺失,那么他就是在妄语了。对方批评得当,则对他没有伤害,对方妄语,则对我们自身也没有伤害,我们又何必去报复呢?所以忍辱的要领在于自我反省。” >>阅读更多



用户:回眸

    时照见五蕴皆空 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情,以及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同一件事情,的色受想行识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五蕴皆不真实。 >>阅读更多



用户:回眸

    当敢于直面、正视、接受自己的不圆满时,我们才走上了趋于圆满的正途。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