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尹白微

    |关于情绪治愈 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病的,因为心智的思考,让我们沉迷在一个分裂而不觉知的状态里。 焦虑,抑郁的情绪问题其实是心智的副产品。犯错误,做不好不是最大的问题!认同问题的本身才是最大的问题。觉得这个错误是因为自己不好,开始不断的自我批判,自我解剖,不断的被这些因思考引起的情绪拉进深渊。 大脑的思考是一个二元机制,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大脑会抓住一切机会,利用的昔日遭遇 曾经错误,习惯爱好不断的给你讲故事,诱惑着你去参与,强迫你进行思考,一定要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或定义,以证明它的存在。它利用所谓的正在「思考的我」,获得丰满的自我感,根据经验和认知架构出我是谁,从而形成了我执,让你觉得只有过去和未来是重要的。 心智创造了一个隔绝自我的内在屏障,当思考的密度和强度不断被强化,便凝集成了情绪。情绪的力量轻而易举的掌控了你,这个时候人一定会陷入焦虑,痛苦和抑郁之中无法自拔,这就是重度焦虑,内耗的本质。 迷失的本质在于把心智当工具,而我们被工具接管。心智的问题,无法在心智的层面得到解决。 我观我思故我在。 真我无法在心智中存在,当我们进入了时间和心智的领域,便丧失了对存在的觉知。天籁,地籁,人籁的本质是坐忘后的心智坍塌、剥离心智后触到真我后的融合,从与心智的对抗消耗中停息下来。于是抑郁、焦虑,内耗也开始被治愈 超越与心智对立之后,你就变成了一个很深的湖,并借此看到了「我」正在思考,一个新的更高维度的「我」就此产生。 这个高「我」不再对整体情境照单全收,开始接纳仅仅只是那个叫做「当下」的微小片段,不再认为那个思考的就是你自己,放下了心智的依赖性,当强迫性心智被终结了。高「我」将成为我的观察者,开始调整自己的频率,同万物进行对接,获得能量。 这就叫解脱或醒悟。 当知道了言语不是真理,便开始活在所有的描述之外。 时间会遮挡光,它是我们和自我之间最大的障碍。 当你不再需要发问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醒悟了! #情绪修复全书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生活碎片 #有趣的灵魂 #生活 #N #居家生活 >>阅读更多



用户:尹白微

    |关于工作 有个当老板的朋友请我喝茶,聊到现在的年轻人,觉得现在年轻人太浮躁,不踏实,给了那么‘多’,还是留不住,想听听我的看法和建议,我就笑笑,喝了口茶,岔开话题。 和年轻人合作并不复杂,要么钱到位,要么人做对,如果在一段不对等的关系里总是看不见自己,舔狗也会撤退。 很多倚老卖老的人对年轻人有种骨子里的轻视与不友好,轻视他们的想法,藐视他们的自信 站在资源占有者的地位上,压制着他们不许放肆,觉得是自己给了一个职位,别人就该披星戴月,抛家弃子,感恩一辈子。动不动就用「不吃工作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来威吓。觉得谈钱,谈报酬都是下等想法,谈理想,谈奉献,谈牺牲的才是三好青年。 曲解着把儒家的‘轻身贱命’发挥到了极致,并妄图把这种病态的牺牲大面积传播,却把儒家的利他共赢,修身养性选择性遗忘。 赚钱没错,但不能明明为了赚钱,却总想着让自己披上圣人的伪装,用牺牲个体的手段,为自己的榨取披上德道和高大上的光芒。 凡是不听话,不顺从的,顶顶大帽便是劈头盖脸的狠狠砸下,一边无底线榨取,一边还说人家丧。 丧,不是工作让人绝望,而是上班让人绝望; 丧,不是因为看不到未来,而是看到了未来,工作是赚钱的手段而已,本质是合作创造价值,再用价值赋予自我意义。但现在却是用空洞的意义宣讲摁住价值的释放,抹杀他人的自我光芒。 年轻人正在以前辈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在觉醒,越来越多的人一边护住了自己的梦想,一边狠狠的主动扎进了这滚滚红尘,接受了这些虚妄不实 却依旧欲以凡人之躯搅动这风云雷动。 那些觉得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也做不成的大佬。日子只会觉得越来越难,改变虽肉眼不可见,却终会卷起惊涛,摧毁那些腐朽过时的思维模式。 #生活碎片 #成长意味着什么 #有趣的灵魂 #生活 #N #学习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