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子非鱼已婚

    乙巳蛇年 二月初八 读过很多书都忘掉了,意义何在? 读书,是为了了解别人是如何理解与认知这个世界的。并通过别人的理解,来构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心智图景。也就是说,读书的目的,不是在于记忆。而是在于理解。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对话。和作者的对话。真正有思想的智者,他们讲的是关于这个世界的“关楗”。如果能心领神会,那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智者,拿到理解世界的钥匙。 任何事物,只有理解了它,才能驾驭它。反之,则被世界碾压。 这样真正有智慧的作者,他们的书有一个共同之处:简洁。反之也成立,但凡繁复冗长之作,也肯定没什么智慧可言。 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妹妹。 《黄帝内经》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是不是简洁,是鉴别一本书值不值得读,书中作者值不值得交谈一番的重要条件。 反面教材则是,有些书,只看看封面,看看目录,就知道可以不用看了。还有的书,如果打开正文,看了五分钟还没发现这个人手里有钥匙,也可以不用看了。 丁肇中说过一句话,任何书,任何思想,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表达。如果做不到,那就是没理解透彻。 但也有可能,有些书,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他关于世界,并没有理解,也没有钥匙。他只是在那里絮絮叨叨的没完没了。这种人写的书,特点就是流散无穷,毫无价值。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象,象不尽道。所以,纯粹刻意地记忆背诵书籍里的文字,没什么意义。有些书有些句子,读一遍,让人一辈子想忘也忘不掉的,那才是真正的你正在寻找的“关楗”。 当然了,很多人读书不是为了理解世界,而是单纯的为了消遣,为了取悦自己。实际上,真正摄人心魄的纯文学作品,它在审美上的巅峰,就是它对世界的理解。 例如曹雪芹,李商隐,例如博尔赫斯,品钦,例如穆齐尔,贝克特,卡夫卡,普鲁斯特……等等。如果他们只是一众无脑畅销书作者,写的全是迎合庸俗市侩们的浅薄贫瘠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摄人心魄。 浅薄的东西,不值得审美。就好像一张抹了几百层化妆品的脸一样,给人的感觉,就是腻,就是脏。 阅读这条路,一旦走上去了,想一直浅薄下去,也挺难的。除非,是一个恶趣味的读者,一直追逐着无数恶品味的作者。 当一个人构建了自己的天地,安了身,立了命,不再浅薄的时候,品味和气质就出来了。这就是阅读最大的意义。 读了那么多的书,都忘掉了。但是,你通过阅读而形成的品味和气质,则是令人忘不掉的。#读书 #阅读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女人如书 #终身阅读,阅读终身 #传统文化 >>阅读更多



用户:子非鱼已婚

    再有钱也买不了健康,自己才是健康的主人!#中医 #养生Soul #微胖的女生最健康 >>阅读更多



用户:子非鱼已婚

     春节期间,难免大鱼大肉,胡吃海塞,缺乏锻炼,人是放假休息了,肠胃却还在夜以继日的加班中。 《黄帝内经》讲,“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当你吃进去的食物>脾胃的承载消化力,就会消化不良、积食,造成的胃胀、打嗝、反酸、食欲不振,这个时候就该轮到保和丸上场了,这个药很常见,服用一点保和丸,就相当于给脾胃减负担。 保和丸:山楂(焦)、半夏(制)、六神曲(炒)、茯苓、莱菔子(炒)、陈皮、连翘、 ​保和丸把酒、肉、米、面、薯、芋积滞都能消掉,让胃气顺畅,保人体安和。所以,春节吃多了导致的胃胀、打嗝、嗳气、反酸、口气重、食欲不振,保和丸就很管用,但保和丸重在消食,健脾的作用并不突出,如果脾胃是虚弱的,可以同时搭配一个四君子丸。#养生Soul #春节 #饮食男女 #脾胃 #美食 #中医养生 #传统中医 >>阅读更多



用户:子非鱼已婚

     经方那么好,为什么不被医院接受? 了解中医的都知道,经方药简力专,有时候三五味就能组成一个方子,而且里面经常是一些像桂枝、大枣、生姜、甘草这类价格便宜的药,可能一副才几块钱,根本没有钱可赚。而且很多问题,可能一两副就好的差不多了,甚至都不用再继续喝了,除了一些大病和慢性病。就比如之前的疫情,我们有麻杏石甘汤、大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等,很多人都是自己抓中药回家熬一熬,有的一两副就好了,但是以上说的这些情况,都必须是建立在辨证精准的情况下,效果才会好, 可是这对于刚毕业的小大夫或者临床经验不是非常丰富医生来讲,别说辨证了,很多甚至都被西化了,那有人就说了,医院请真正的高手来坐诊不行吗?但前提是人家得愿意来啊,而且人家来了,三下五除二几副药就给你调好了,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呢? 难道说你还指望大夫多开点检查,查个血、拍个片子之类的?俗话说蚊子再小也是肉,可是你连这点肉都让医院看不到,怎么可能会被接受? 所以说现在很多都喜欢这种来钱快的方式,只是可惜了经方再好,大小问题再能解决,老百姓也享受不到,因为根本就不会招这样的中医大夫。#中医 #中药 #大S #治病 #小众爱好者 #中医养生 #中医爱好者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