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林政屿
2024-10-20 10:55:36 晴
上海某985本科在读
不知名作家,自由撰稿人
小说写了六七年了,目前将近三百万字,包括但不局限于权谋、科幻、谍战、架空、历史同人、现实改编,多数是散装,写着不为发表,纯属自娱自乐,有时候梦到奇妙的事情也喜欢写成故事🖋🖋🖋;
资深书虫,在书店一待能待一天📖📖📖;
因为一些身体原因不喜欢太过吵闹的地方,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什么的实在是量身打造的栖身之所,文旅主要集中于这些地点或是公园🌺🌺🌺;
画画有铅笔手绘有油画,没学过,自己喜欢所以瞎搞的,现在有空也画🌅🌅🌅;
文学历史双管齐下重度爱好者,偶尔精苏分子,喜欢军事历史纪录片🚀🚀🚀;
日常重温老电影,喜欢歌剧音乐剧,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悬疑和名侦探柯南铁杆粉✨✨✨;
赞美黑夜,追求真理
#我的引力签 #作家 #文学原创 >>阅读更多
用户:林政屿
2024-12-18 18:23:19 晴
#小说写作
很多人问过我是否签约了平台,答案是没有。
平台是个好东西。写作本身就是个各花入各眼的事,不喜欢看的左上角慢走就行了,总有那么些人要在评论区嘴两句。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AI事件也造成了大规模退圈,至少我是不能接受把我的文章揉碎了喂给素材库。更不用提还有各种换头,无授权转载……
还是那句话,作家爱惜自己的文字就像父母爱惜自己的儿女。
[代号:车载蓝牙]
我的第一位校稿人,高中同班的诡秘。打字很慢,性子又急,经常被戏谑“急得快会打字了”。秋名山车王,在这个一点敏感词都要被屏蔽的年代几乎是把我绑在车上风驰电掣……挑音乐很有一手,后被称为车载蓝牙。校稿的本事不见长,热衷于给角色配cp,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嗑,从早晨嗑到黄昏,因为天黑以后就要开始想谈恋爱了(平静)
[代号:舰长]
第二位校稿人,也是三位里最称职的。浙大研究生,大我三岁,老家在内蒙古。非常好的姑娘,性子爽利得就像清脆爽口的雪梨。经常向我描述家乡的草原、荒漠和戈壁,会在我emo的时候给我唱那边的民歌。打字奇快,刚写完她当天就能校出来,半夜发稿她也能爬起来再犁十亩地。还在平台上时她就是经常写长评的读者,评论区有不友好的言论永远第一个站出来帮我说话。我退圈后她就一直跟着我,给我的很多作品画了几百张插画。
[无代号]
第三位校稿人,高中同学。间歇性犯病,群里最喜欢和车载蓝牙互怼,几天前被开除。 >>阅读更多
用户:林政屿
2024-11-15 22:56:39 晴
#在当代致敬经典 #皮克斯 #寻梦环游记
中国人忌讳谈论死亡。
春节和喜庆的节日不能说“死”字,买房子不买带4的楼层,车牌号和手机号更不能带4。孩童提及死亡会被嗔“呸呸呸不吉利”,与长辈谈及死亡会被骂“大不敬”,公开讨论死亡更是涉嫌“传递负能量”,常人避之不及。死亡是失去,是痛苦,是不祥,是禁忌。
墨西哥人对死亡的理解却是:死亡才能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它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他们从来不避讳死亡,甚至还有庆祝死亡的狂欢盛典——亡灵节。乐观的墨西哥人将亡灵节视为一年一度生者与亡者的团聚日,大家欢歌笑语、通宵达旦,迎接逝去的亲友回到现实世界与家人团聚。
《寻梦环游记》正是以亡灵节为背景,展现了墨西哥独特的死亡文化。
影片中的亡灵世界长灯如昼,甚至比人类世界更加明媚绚丽。逝者在这里继续灿烂地生活,倾听美妙的音乐,观赏璀璨的烟花。每到亡灵节,他们还会盛装打扮,只为回到人间与亲人们欢聚。死亡在影片里被赋予了温暖梦幻的色彩,它不再是阴森恐怖的终点站,而是一座连接生与死的万寿菊花瓣桥。
影片主要以属于先人的亡灵世界为叙事空间,主要人物的身份也集中于鬼神灵魂。对于死亡和亡灵在叙事上的情感表达,影片并没有沾染主流文化关于死亡的负面色彩,而是将死亡与家庭温暖、亲人团聚相联系,对墨西哥文化独特而另类的生死观展开探讨与思考。
好莱坞奇幻类电影饱含西方文化寻根愿望和西方文明现代性的焦虑。21世纪流行的好莱坞奇幻片充满了具有差异性的欧洲文化奇观,这种现象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的新纪元运动。形成于20世纪末的新神话主义与好莱坞电影的紧密结合,要求回归和复兴神话、巫术、魔幻、童话等原始主义的幻想世界的诉求。对于“异教”的美化愈发表现为人类面对现代性危机的一种乌托邦憧憬。因此,重造神话是好莱坞奇幻片的一种有效手段,不仅为“后911”时代的西方世界寻求出路,也正日益成为当代西方文化还乡之体验。
与主流文化对死亡主题采取恐惧、悲戚、严肃的渲染不同,墨西哥人祖先、印第安阿兹特克民族有着奇特的生死观,他们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从墨西哥人以亡灵节纪念逝者便可看出他们对死亡的豁达态度,亡灵节不仅是纪念、缅怀,也是欢庆、团聚、笃信已故的亲人会在亡灵节经万寿菊的指引回到人间共度节日。影片用各种节日符号堆砌出专属于墨西哥的亡灵节记忆:绚烂鲜艳的万寿菊、层层垒起的祭台、各式各样的彩色剪纸、形态各异的骷髅彩绘,热情洋溢的欢快音乐、鲜甜可口的美味佳肴——墨西哥人异彩纷呈的“死者在棺,生者狂欢”之景象被一一展现。人们相聚在家中或亲友的墓地,在烛光营造的氛围下,或追思缅怀,或谈天说笑,生者藉由思念、照片、烛光、焚香、祭品、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等,守着黑夜,迎接逝去的亲友在一年一度的日子里团圆。
基于墨西哥人对死亡的乐观轻松态度,《寻梦环游记》对于生死观进行了更加温情动人的书写。影片中故去的亲人有照片供奉于祭台上,有记忆存在于亲人心中,即使他们在生物学层面停止了生命活动,但依靠被亲人铭记而长存于靠记忆维持运转的亡灵世界。米格误闯亡灵世界,刚到墓园就遇到了骷髅形象的亲人,那些亲人大多都在米格年幼时死亡,却因为照片长时间放在家中位置最为重要的祭台上而被米格一眼认出。同时,米格的亲人们在亡灵世界仍然聚集在一个大家庭中,和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和人间的家庭别无二致。
影片划分的人间世界和亡灵国度,分别代表人生命活动的存在和记忆活动的存在,传统意义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彻底结束,而是记忆活动生命的开始。正如张爱玲所言:“一个人一生中会死三次。第一次是脑死亡,意味着身体死了;第二次是葬礼,意味着在社会中死了;第三次是遗忘,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想起你了,那便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像古希腊神话中奥菲斯闯入冥界寻找亡妻的传说一样,米格开启了如奥菲斯地狱之旅般的寻梦旅程,消解根植于社会文化对死亡的恐惧认知和逃避态度的同时,也促使大众更多地将生与死放在平等相近的位置进行思考。
此外,影片中米格与高祖母和高祖父之间的互动也展现了家庭的复杂性与温暖。高祖母的坚定与高祖父的温柔形成鲜明对比,二者共同构成了米格对家庭的理解与接受。追寻梦想并不意味着抛弃家庭,而是要在梦想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这种对家族历史与个人追求的深刻理解,让影片不仅是一部儿童动画,更是一部适合所有年龄层观众的心灵寓言。
珍视记忆、珍惜家庭,让爱与梦想在时间的长河中继续绽放。死亡不是真正逝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
我亲爱的,最亲爱的家人们。
不要害怕死亡,请用爱凝结出我的存在。 >>阅读更多
用户:林政屿
2024-11-06 09:34:53 晴
#在当代致敬经典 #爱乐之城
“缺憾的圆满”
这是一部有关过去的电影,无论是故事的背景还是朦胧的色调都彰显着它的复古气质。当下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复古成为永远的流行,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它是始终萦绕在心头的往日情怀,而对于未经历的人来说,它是始终无法触碰的Golden Times.
这是一个有关梦想与爱情的故事。电影最后,米娅与丈夫无意中踏入了塞巴的俱乐部,致敬了《卡萨布兰卡》的经典片段:“世界上有那么多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塞巴的琴声中,两小时的影片凝结成七分钟的想象,亚马逊丛林的蝴蝶扇动轻轻翅膀,大洋彼岸就可能掀起惊涛骇浪,在what if里,他们从未争吵、从未错过,又是一场镜花水月的迷梦。
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两人吵架后米娅回到老家,塞巴找到她,告诉她有个新的试镜机会。米娅崩溃地哭喊她不想去,说她not good enough,不如别人,做不到。她这样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塞巴就用更响亮的声音压过她,告诉她,你可以,你做得很好,你做得到。
原来可以有一个人这样对你,这样支持你,这样爱你的全部,理解你的梦想,接纳你的一切;原来有一个人可以做你的彼岸,做你的河堤,当你不知道该怎样向前走,回头看,他就在这里,就这样陪着你,就这样告诉你,他一直都在,你能做得到,你可以。但不是人人都像米娅这样幸运——这个世界太大了,成功太难了。看到米娅听到他弹过的钢琴曲就跑出去,那样漂亮的笑,我真的觉得太幸福了,太好了——太乌托邦了,所以喜欢,所以爱着,所以忘不掉了。
他们之间的关系最终定格在五年前的那个白天,在长椅上,彼此凝视着对方的眼睛,说着“我将永远爱你”;片末女主转身离去,复而回头,两人相视,释怀一笑。两个人都将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但已然踏上不同的征途,于是笑着告别,即使再也不见。那一笑中蕴含了太多难以言说的情绪,或许有“我为你如今功成名就而高兴”,或许有“我为你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开心”,或许有“我为你家庭美满而欢喜”,或许有“我们都过得很好,未来会更好,祝你也祝我”。
未圆式的结局,犹如碎了一角的玉玦,令人难以忘怀。两人在彼此身上所留下的影响和痕迹难以抹去:男主最终没有坚持把自己的俱乐部命名为“棒棒鸡”,而是用了“Seb's”,这是米娅的设计;是男主半夜为了一个试镜机会,凭借女主不经意的一句话,找到她的家,鼓励她坚持梦想,不断地夸赞她,相信她,才有后来的圆梦巴黎。
有些人爱着彼此但并不需要在一起。因为爱得太深,懂得太多。他们弹琴,唱歌,在月光下跳舞,在粉紫色的悠长天空下相拥,有这些就够了。爱情、婚姻,拆开来看污浊不堪,面目潦草,所以停留在这一步不再前进就已足够。爱人在最好的时刻相爱,你了解我的梦,我了解你的心,你是所有光鲜物事朦胧之时单纯平和的样子,是爵士乐还未消尽的黄金年代广为流传的乐曲,是“Seb'S”最后一个字母蜿蜒而成的音符,是我愿意开着车一家一家图书馆去找矗立在其门前的那栋房子——我爱你,爱着你,还将继续爱你。但这都无所谓,到此为止就够了,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画幅周围变黑,主角们的特写定格在一个圆圈中。在老式的电影里,这样的落幕往往意味着大团圆结局,而在这里,The End的字幕永远不会落下。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