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酒德麻衣

    有些人因为从小在被打压的环境中成长,不能很好地讲出自己的需求,沟通是回避型。所以,无论是面对伴侣、好友或者父母,都学会把问题明确摊在桌面上,心平气和地沟通,如果不明确表达自己内心的诉求,现实是不会有人会响应自己的想法的。当然,在表达想法时,要注意表达的方法,不要蛮不讲理,更不要咄咄逼人。学会以一种温和的非暴力方式提出,总比自己闷在心里喘不过气要强得多。 >>阅读更多



用户:酒德麻衣

    我会自责自己又停了下来,在现在很多时候是被迫推着向前的,我说这句“不好意思我想停一下”是会有很大的负担的。大家都在往前,为什么我就要停下来?别人都可以,为什么我就不行?又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让自己变得沮丧? 一次两次三次,妥协忍耐崩溃。想避开,不想再被这种声音包围了,心里还是期望自己软弱无能的吧,毕竟行动比语言更真实的表达了内心的想法。 想要轻松一点,却十分害怕被责怪。出现了矛盾,知道自己不想继续了,却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假装不知道,假装看不见。活力满满的笑面迎人,在一个人的时候又觉得这样无意义。 到底想要些什么啊?我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爱折磨自己呢?明明就可以选择更轻松的方法去面对问题的。 >>阅读更多



用户:酒德麻衣

    重新认识“勇敢”这个词。 或许用另一个词描述叫“激烈”,勇敢这个词总让我想到热烈又年轻的那个气质,在不受约束的时代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渴望的是勇敢者身上的活力。但我也常常会鄙夷不屑别人的“勇敢”,年轻的、激烈的这股劲,换个角度就看到的是“粗鲁的”、“野蛮生长的”,在勇敢者大声嚷嚷的时候,我不屑的是他们身子毫无逻辑思维的蛮劲。大声的把一切都简单归于意识形态。我不认同某些勇敢。 >>阅读更多



用户:酒德麻衣

    会流眼泪了以后才想起来,本来我就是很爱哭的小女孩。 >>阅读更多



用户:酒德麻衣

    主观意义上的真诚就够了。 人就算意识里认为某些事情是不该做的,但在潜意识里的认可会使他的行为与想法相违背。所以做到客观层面的真诚是很困难的。但我们怎么一点点靠近“实事求是”呢?内心有这点对事实的向往,让我们越来越趋近事实。主观意义上的真诚就是所谓的“态度”。有这点态度,才能真的算得上一个人。 没有这点真诚,并不影响他人模人样。但不会有想和这种人有交集。直晦的说,我会觉得自己被污染了。 可笑的是,现阶段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谈不上真诚。因为“世故圆滑”才是门道,这四个字真的把情商这个概念给玷污惨了。 实事求是,直话直说是精髓。在这个交谈中你不愿恶语相向,不愿阿谀奉承,不认为夸奖和欣赏是违心的。那种才是情商,是尊重,是善良。 直言不讳 很珍贵#我的择友观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