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白手当家
2024-11-27 22:50:58 晴
[学#道德经 02]
第二章解释可以名的都不是恒常的名,可以称美的,必然有人认为不美,可以称善的,就有人认为不善,抑或这时美的、善的,彼时就不美、不善了。所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圣人处无为之道以御世,功不朽而真名常存也。当下打工人在公司当牛做马,埋头苦干,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老板看到你无为,第一个把你裁了,你说默默的干了这么多,老子讲的不对,你错了,老子告诉你行有为的事,要考虑到无为的方面,有为的事老板可能看到无为,无为可能老板看到有为,你如果知道这些,就知道怎么干了。
曾经有一个老禅师,在他临终前准备回乡看一下。他在故乡里所有的人都欢迎他,然而所有的人都向他抱怨,村里面有一个族辈里的孩子非常的顽固不化,性格非常刁蛮,这个顽固的青年也来了,竟然还拉了拉这个老和尚的胡子,很不尊敬,摸摸他的光头,显的非常的没礼貌,但这个老僧人什么也没有说。当天晚上,所有人都散去以后,他有意留下了这个年轻人。他留下他并没有叫他做什么事,也没有跟他讲什么大道理,他只是让这个年轻人给他去端一盆洗脚水来。然后老和尚把双脚放进去,对这个年轻人说了一句非常诚恳的话:“孩子,我老了,腰都不能弯了,请你帮我洗脚吧。”忽然这个年轻人的心被某种东西击中了,他几乎是流着眼泪给这个老方丈洗的脚。从此以后他性格大变,后来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官员,做了很大的官。我觉得这个禅师很有圣人的风范,他并没有有意去做什么,他离开以后也没有关心过这个年轻人将来的一些动向,都没有,他只是很自然的做了他应该做的。
无为并不意味着你躺在床上什么动作也没有,无为意味着顺势而为。它是非常自然的、没有任何造作的。当你没有造作的,当你只是顺应物自然的发生,自然的成长的时候,你往往能够击中那个要害。所有乡里的人教育这个年轻人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他从来都听不进去。唯独这个老禅师,只是跟他说“我老了,腰都不能弯了,请你帮我洗脚吧”,然后就击中了他。这个就是老子讲的、圣人讲的圣人处无为之事,他是以一种无为的方式击中了他的命门。 >>阅读更多
用户:白手当家
2024-11-27 10:45:46 晴
[学#道德经 01]
总言道的体用,及入道工夫。老子之学,尽在于此。
什么是道,道是如何应用。然无相无名之道,其体至虚,天地皆从此中变化而出,故为天地之始。斯则无相无名之道体,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而万物尽从天地阴阳造化而生成。此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为万物之母。
入道的工夫:我寻常日用安心于无,要以观其道之妙处。我寻常日用安心于有,要以观其道之徼处。徼,犹边际也。所谓至知在格物,方法是观物的“无”“有”,对立统一。
禅宗里面曾经有这么一个公案,有人问马祖道一什么是佛法最最核心的要害,最最核心的要义,也就是那个“道”,什么是那个“道”的最核心。马祖回答他:“道在屎尿边”。你最不喜欢的屎跟尿,一个最超然的、最高贵的“道”竟然在最低的地方,“道在瓦砾边,道在屎尿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