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在东北玩泥巴的重庆boy

    第六夜 “好,我们好好烤火,来说那个捕鹿的故事……我当时傍近了她,天知道我的心是个什么情形。我手指抚摸到她那脚上光滑的皮毛,我想,我是用手捉住了一只活生生的鹿,还是用生命中最纤细的神经捉住了一个美的印象?我想起古人形容女人手美如荄荑,如春葱,如玉笋,形容寒俭或富贵,总之可笑。不见过鹿莹莹如湿的眼光中所表示的母性温柔的人,一定希奇我为什么吻那个生物眼睛那么久,更觉得荒唐,自然是我用嘴去轻轻的接触那个美丽生物的四肢,且顺着背脊一直吻到她那微瘦而圆的尾边。我在那个地方发现一些微妙之漩涡,仿佛诗人说的藏吻的窝巢。她的颊上,脸颊上,都被覆上纤细的毫毛。她的颈那么有式样,她的腰那么小,都是我从前梦想不到的。尤其梦想不到,是她哺小鹿的那一对奶子,那么柔软,那么美。那鹿在我身边竟丝毫无逃脱意思,她不惊,不惧。似乎完全知道我对于她的善意,一句话不必说就知道。倒是我反而有点惶恐不安,有点不知如何是好。我望着她的眼睛:我们怎么办?我要从她温柔目光中取得回答,好像听到她说:“这一切由你。” “不,不,一点不是。她一定想逃脱,远远的走去,因为自由,这是她应有的一点自由。” “是的,想逃走,可是并不走去。因为一离开那个洞穴,全是一片雪,天气真冷。而且逃脱与危险大有关系,可目前又有什么危险可言?”   “你怎么知道她不想逃脱,如果这只鹿是聪明的,她一定要走去。”   “是的,她那么想过了。其所以那么想,就为的是她自以为这才像聪明,才像一只聪明的鹿应有的打算。可是我若像她那么做,那我就是傻子了,我觉得我说的话她不大懂,就用手和嘴唇去作补充解释,抚慰她,安静她。凡是我能做到的我都去做。到后,我摸摸她的心,就知道我们已熟悉了,这自然是一种奇迹,因为我起始听到她轻轻的叹息——一只鹿,为了理解爱而叹息。至于一个人呢,比如说——唉,不说好了。我话已经说得太多了!” 相互沉默了一会儿。 二十分钟后我低声的询问:“觉得冷吗?披上你那个……”并从一堆丝质物中,把那个细鼠灰披肩放到主人肩上去,“窗帘上那个图案古怪,我总觉得它在动。”事实上,我已觉得窗帘上花马完全沉静了。 主人一面搅动炉火,一面轻轻地说,“我想起那只鹿,先前一时怎么不逃走?真是命运。”说的话有点近于解嘲,因为事情已经成为过去了。 沉默继续占领这个有橘红色灯光和熊熊炉火的房间。 第二天,主人独自坐在那个火炉边读一个信: 我的XX。我好像还是在做梦,身心都虚飘飘的。还依然吻到你的眼睛和你的心。在那个梦境里,你是一切,而我却有了你,展露在我面前的,不是一个单纯的肉体,竟是一片光辉,一把花,一朵云。一切文字在此都失去了它的性能,因为诗歌本来只能作为次一等生命青春的装饰。白色本身即是一种最高的道德,你已经超乎这个道德名辞以上。 我回到了住处。 晚上十一点,我开始写一本书。翻开杂乱的草稿纸,我在第一页第一行写下一句话,明明白白: 神在我们生命里。#原创小故事 #午夜小故事 #深夜小故事 #我在人间讲故事 >>阅读更多



用户:在东北玩泥巴的重庆boy

    中国就业结构分析——制造业 一千多万大学生嫌多,九百万新生儿嫌少,三十五岁辞退嫌老,六十岁退休嫌早——中国整体就业情况。 高校毕业季来临,不出所料“今年”又一次战胜了“去年”,成为毕业生最难就业的一年。 人们总所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蓝领白领需求错位,蓝领供不应求,大学生不愿意脱下孔乙己的长衫…… 殊不知中国制造业早已不是靠人力规模取胜的粗制时代。自一四年以后制造业从业规模不断下降,制造业产值却不断提高。产业升级带来的劳动效率提高已经使得中国劳动力过剩,即制造业所提供的岗位实则是越来越少的。 那为什么工厂主仍然抱怨找不到工人干活呢?因为他所寻找的根本不是工人也不是蓝领。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是市场增量不断减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其它成本减无可减的情况下,他们急需一批人工成本极低,却又能刚强度加班加点干活的人,或者说,卖身奴。所以在制造业中,越来越多的工人无法忍受如此高强度的劳动和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的低薄薪酬;时常是干几天或几周便跑路。例如富士康、比亚迪如此的制造业大厂,如果严格按照《劳动法》所规定的五天八小时工作制,则工人工资每月只有两千五百块钱左右。招聘时候所写的六千到八千每月的薪酬是每天加班,周末加班,法定节假日加班,疯狂加班如同牲畜一样换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不少制造企业不得不随时招人,按日结算工资,工厂主抱怨没有工人干活的窘境。 蓝领供不应求的背后实则是制造业为了进一步压低成本赚取利润,导致的职工留存度低,人员流动巨大。而蓝领供不应求在根本上是一个伪命题。毕竟在现代文明社会,招卖身奴怎么可能会供应充足呢? 那这一切又与大学生不愿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有何关系?社会不应该批判大学生不愿投身制造业,造成蓝领供不应求,自身就业紧张。社会所应该批判的是资本家没有带动产业升级,没有承担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提供合适的岗位给大学生。 在短期内,因为中国制造业没有如理想情况那样占领世界市场的顶端,所以无法扩充大量的服务岗位和管理岗位,而劳动主力的大学生们则还在逐年增长。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量适龄劳动人口失业,将是必然。#中国 #职业生涯规划书 #聊聊毕业后的职场初体验 #大学创业 #实习感悟 >>阅读更多



用户:在东北玩泥巴的重庆boy

    婚姻制度的破产与两性关系的发展 婚姻制度似乎已在破产边缘。 婚姻,是一种由性同爱组成的社会关系,包含着生育繁衍,社会生存,关系绑定,财产分配等方面。 但现在情况是,不结婚不影响性行为,不结婚不影响谈恋爱,不结婚不影响生孩子(非婚生育目前已合法化)。 当婚姻被赋予的种种特权变为历史,婚姻制度似乎唯余下财产分配。 《婚姻法》中对婚姻关系的十二条解释中有十条围绕着财产、债务、抚养义务。 《婚姻法》即社会财富再分配法。强者发现婚姻法核心目的以后,要么选择不婚,要么选择强强联合。 婚姻制度是社会生产力的附庸。 在千年前的部落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整个部落尚其如履薄冰艰难度日,何况以婚姻为纽带的家庭单位。故那时是不存在婚姻制度的。伏羲是由其母踩到雷神脚印而生,契是由其母吞鸟蛋而生,这类神话传说其实反应了当时因为没有婚姻制度束缚,人们对于性没有道德观念而生子的情况。人们不在乎子女是否亲生,因为人即劳动力,多一个人便多一个劳动力也就多一分活下来的可能。而女性因为掌握生育特权,在部落时期往往地位高于男性。那段时期被称为“母系”。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姞、姚,无一例外都有女字旁。 进入农耕社会以后,婚姻制度出现。但那时的婚姻仍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合作,以此调动更多资源,获得更多生存资料。此时劳动力远高于部落时期但仍不足以完全支撑家庭生存,而女性生产力又低于男性,于是女性生育重要性降低,导致女性大量其他权利被剥夺。女性则以嫁人生子为基本谋生手段。家庭需要种田有劳力,打架有帮手,老来有人养,婚姻制度对男女而言皆为刚需,故这一阶段婚姻制度最为稳定。 工业时代到来以后,个人的生产力以足以养活家人,故而婚姻摆脱家族的影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旧中国时仍普遍存在于华夏大地,非封建礼教那么简单,农业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得婚姻制度在那时依旧无法摆脱家族)。此时婚姻由两个人自由决定与匹配。 而到当代,生产力处于转型进步的过渡关键时期。此时个人生产力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个人生活需求。个人自主决策效率远大于两个人。婚姻制度受到挑战。但由于社会生产效率还不足以完全支撑养老体系,因此人类还有繁衍养老需求,婚姻制度因此得以延续存在着。 对于未来婚姻制度的破产,似乎已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两性关系越来越平等,性别界限将会越来越弱。但,唯一不变的,是强者对于弱者之压迫。#婚姻心理学 #婚姻经济学 #中国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