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黄爱钧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今天下午在北寺塔旁抄诵经,听师父说“飞英堂”前的红豆树开花了,前往一观。报恩寺当家师父一口福建话,我也没怎么听清楚这棵百年红豆树是二零零八年,还是二零一八年至今未开花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红豆情有独钟,有关红豆的诗词不胜枚举,因此我也不想东施效颦,只是记叙一下我关于江南红豆的记忆。 吾见过年龄最老的红豆树,当属隔壁江阴顾山的红豆村,靠山有一座“红豆院”,院内有一棵千年红豆树,相传为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亲手种植,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这棵红豆树高约十一米多,树干粗约二米,至今依然生机盎然、枝繁叶茂。它是江阴“三奇”之一,在“江苏十大‘寿星树’”中排行第七。 关于这棵红豆树的缘起,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极富才情的昭明太子在江南游学读书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聪慧开朗的女孩“慧娘”,两人情愫暗生。但因地位悬殊,终未成眷属。分别之际,两人相视无言,慧娘送太子一捧红豆,想说的话似乎都在这捧红豆中了。后来,女子相思成疾而终,太子闻讯前来祭奠,含泪在顾山山麓种下这株红豆,满怀相思悲苦离去。 而在我老家常熟,那棵名闻遐迩的红豆树并不是后人以讹传讹的是钱谦益和柳如是所植,原主是明嘉靖山东副使顾玉柱的次子顾耿光从琼崖(海南)移栽而来,原名“碧梧山庄”,归钱谦益以后才改名“红豆山庄”。每逢红豆树开出“色白如珠,微香浓郁”的花朵之际,钱、柳会邀请一众名流前来观赏,一时文采风流,“红豆雅集”盛况空前,传为文坛佳话。 在常熟城区也有四株红豆树,分别位于曾赵园“小辋川”、美术馆、报慈小学“旧山楼”、虞山公园入口处。美术馆的那棵境遇是藏在深闺无人识,虞山公园的那棵则是被许多人熟视无睹,旧山楼因为吾友文明兄整理赵氏藏书,倒也常去三四。而时隔九年,曾赵园里的那棵树龄约三百七十余年的红豆树开花则是对应“诗佛”王维红豆诗与辋川仙境最美的诠释,弥足珍贵! 经年好友金总的“江南红豆园”也种了些许,之前也拿到了几颗,木质盒子一装,颇有送礼佳品之物语,但“此物最相思”,最怕不慎送错了对象,引来歧义。今天天公不作美,但微雨之后,内园假山旁枝头新叶更显郁郁葱葱,花朵缀满树枝,雪白晶莹。远看一簇簇花枝如仙女裙摆般优雅地舞动;近看密密匝匝的一片片花瓣地舒展开来,如江南新丝的绸般柔软与轻盈。 春寒之中,金黄的花蕊上少了许多蜜蜂的身影,深恐“愿君多采撷”的红豆结果会受影响。一个多愁善感,无病呻吟的伪文人,手指点点,且以记叙。 --配图为墨者王兄与头条才女“秋嫣”所摄家乡美图,鸣谢。#红豆 #红豆生南国 #江南 #红豆山庄#我在soul碎碎念 #为生活努力奋斗 #独一无二的普通人 #独一无二的灵魂 #唯有相思不可医 #苏州 #红豆寄相思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