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哈哈
2025-02-24 20:27:21 晴
木心,,,语不惊人死不休,,,#读书笔记 >>阅读更多
用户:找寻
2025-02-04 11:44:42 晴
闲来无事,又翻看了余华老师的《活着》
距离第一次读它已经过去了有七八年了
这本书也被搁在书柜角落微微泛黄
再读竟真是另外一种感觉了
如果说第一次读是因为苦难而落泪
第二次更多的是因为感动而落泪
我们生而为人,本就是一件充满意外的事情,福贵一生送走了爹娘,家珍,凤霞,有庆….最后只能和一头牛相依为命,而他给牛取名叫“福贵”。
若说他是不幸的,他确实失去了至亲。但他何尝又不是幸运的,被抓走能活着回家,有贤惠的妻子和最好的两个孩子,虽然最后只身一人,他也没有放弃自己,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
生活是苦难的,我们也要划着断桨出发。
活着,生动而具体!
#阅读分享 #日常读书 #读书笔记 #读书心得 #读书 #在平凡日子里热爱生活 #我的日常 #读书笔记打卡 #当代读书人 #读书的意义 #活着 #余华活着 #余华老师 #人活着的意义 #读书博主 #读书的意义 #读书感悟 #今天你看书了吗 >>阅读更多
用户:I'm 范
2025-02-03 22:51:47 晴
《底层逻辑2》~读后感
📚这本书和《底层逻辑1》讲得内容完全不同,如果说第一本是经济常识,那么这本书讲得更多的是“数学内容”。你没看错,一本经济类的书籍它讲得是数学知识。有均值、进制、笛卡尔坐标、指数和幂、方差、标准差和统计等内容,看得我一头懵,这本书足足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完。
📚在创业成功率的内容中,假设每次的成功率是20%,按照常规计算的方法,创业5次就会成功,其实不然。假设每次的成功率是20%,甚至此后无数次创业的基础成功率永远是20%,那么需要创业21次,才能因为运气好而获得99%的整体成功率。它被作者归纳了一个创业公式:
整体成功率=100%-(100%-基础成功率)尝试次数(尝试次数在平方的位置,不会打)
所以,大家创业要慎重,想成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简单!
📚“指数和幂”这一章中,作者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在经济中指数增长和幂增长,财富想要获得指数增长是没有办法依靠劳动力来实现的。假如我是一名技工,前天我组装的200部手机,挣了200元。昨天我状态好,一下子组装了230部手机,挣了230元。今天,我有点不舒服,只组装了150部手机,挣了150元。那么,我前天、昨天和今天挣的钱前后有关联吗?我后几天挣的钱是在前几天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吗?所以,依靠劳动获得指数增长是没办法实现的。
📚书中还写了很多的例子来解读生活中存在,却又常常被误读的概念。当然了,有很多内容我还不是特别理解,需要慢慢的去消化和吸收。如果大家对数学与经济有兴趣,《底层逻辑》的1和2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书 #读书打卡 #阅读 #读书笔记
#书籍 #感想 #睡前读书 #分享 #读书
#投稿小助手 #给souler安利一本书
>>阅读更多
用户:讲话看心情
2025-02-23 00:00:42 晴
她天生就会,对我如此,根本无须情节。
—邱妙津《鳄鱼手记》#读书笔记 >>阅读更多
用户:赵漫谕
2025-03-31 12:17:23 晴
给我推荐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吧
#推荐一本好书 #读书笔记 #分享一本好书 #书籍推荐 >>阅读更多
用户:I'm 范
2025-02-14 23:55:26 晴
【今日份美好】
在深夜看完了这本书,
内心安宁、妥帖、平静~
#书 #一件充满幸福感的小事
#读书笔记 #最近读的一本书
#睡前读书 #读书 #看书 #分享 >>阅读更多
用户:I'm 范
2025-02-22 13:44:03 晴
《我的阿尔泰》~读后感
【作品简介】
📚《我的阿勒泰》是一部由新疆作家李娟所著的散文集,记录了她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和感悟。全书文字明净、质地纯粹,展现了游牧民族在边疆地区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充满朴野清新的气息。作品分为两辑:
📖第一辑《记忆之中》记录了在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细碎坚忍的生活画面;
📖第二辑《角落之中》书写了李娟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流动的日常,如开杂货铺、当小裁缝、帮往来的牧民车衣裙、去大山深处采野生木耳等。
📖李娟以她独特的视角和细腻明亮的笔触,描绘了阿勒泰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展现了边疆游牧民族的生存状态。她的文字如同细雨般温柔,每一句都触动人心,她用真实的情感和纯粹的语言,讲述了阿勒泰的故事。这本书没有夸张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只有对这片土地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阅读感悟】
📚这本书中描述了很多作者在“阿勒泰”的艰苦岁月,但是作者并没有用痛苦来书写,而是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和幽默的语言来记录。和孩子分享她的生活片段时,我和孩子常常会跟着作者的文字哈哈大笑,让人因为作者的文字而感受到“坚韧的力量”。
📎比如:李娟从乌鲁木齐给家人买了两只小兔子。卖兔子的人告诉她这是“袖珍兔”,永远也不会长大。结果,不到两个月就吃的比家兔还大,肥的跳都跳不动,只能爬着走。
📎比如:李娟和叔叔在戈壁滩上骑摩托车出行,戴着头盔压的头晕眼花;挂在脖子里,风一吹头盔使劲往后拽,勒的人头晕眼花,还吐着半截舌头;抱在怀里,就会和叔叔之间隔出好大的空隙,风嗖嗖的往缝隙里灌,手指头很快就冻得伸都伸不直。
📖她还记录了自己看到的美好的画面:
📎她在山坡上睡着了,突然醒来时候,会看到:天空浓烈的蓝色中,均匀的分布着一小片一小片鱼鳞般整整齐齐的白云——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像是用滚筒印染的方法印上去似的。那些云朵大小相似,形状也几乎一致,都很薄,很淡,满天都是……
📎她还看到:阳光无处不在。阳光经过风时带来了风——它像经过迷宫一般经过风,经过那些在上空狂乱呼啸着的风。站在这样的阳光里,手指给照耀得闪闪发光,裙子下裸露的双腿也闪闪发光。但是四周一片沉静。
📖作者还写到别人是如此这般呈现\消失在她的世界里:
📎外出散步,家里的帐篷里却有人在等她。在等她的时间里,顾客独自面对琳琅满目的寂寞商品,想着他自己的心事。后来,作者终于回家,当她掀开帐篷门帘时,看到店里依旧空空荡荡,一个人也没有。满架的商品如此寂寞。
📎妈妈在森林里采木耳,采着采着碰到一条蛇。她给吓了一大跳,蛇也被她吓了一大跳。她拔腿就跑,蛇扭头便溜。他们俩就这样迅速消失在茫茫森林里的两个不同方向。
📎木耳出现后的第五年或第六年——再也没有木耳了。像是从来不曾有过一样地没有了……森林里曾经有过木耳的地方,都梦一样空着。
费了极大的努力而凝聚起来的生活突然间破裂,依赖这生活的人也四散而去。但生活还在继续。
【此书完结】
#《我的阿勒泰》 #书 #读书打卡 #阅读
#书摘 #读书笔记 #与souler共读一本书
#书籍 #给souler安利一本书 #感想 #分享
#睡前读书 #投稿小助手 #读书 #看书
>>阅读更多
用户:半畝花田种春風
2025-03-28 14:35:12 晴
我的春日书单
——在《阿勒泰的角落》里,遇见让灵魂变美的光
春日的风,是文字的呼吸,喜欢李娟的文笔,从大火的《我的阿勒泰》开始,陆陆续续买了几本她的书。
当城市被钢筋水泥切割成碎片,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像一捧清泉,浸润着每个困顿的午后。
翻开书页,阿勒泰的荒野裹挟着雪山、戈壁与牧歌呼啸而来,春天的荒凉与丰盈,在字里行间悄然绽放。
李娟说:“世界就在手边,躺倒就是睡眠。” 读她的文字,仿佛推开一扇天窗,让灵魂在辽阔中舒展,沾染一身澄澈的光。
自然之爱:美是荒野教会的事
阿勒泰的风物,是粗粝与诗意的共生。牧民拆掉旧屋的门窗,用塑料布搭起新家;月光洒在迁徙的牛马背上,寂静如丝绸般流淌;戈壁滩的石头会唱歌,暴风雪裹挟着哈萨克语的韵律。
李娟笔下没有矫饰的浪漫,只有生命的本真——洗衣服时往河里扔块石头压住衣物,任水流涤荡,自己跑去玩耍,归来时衣裳已洁净如新。
这样的生活哲学,教会我们:美不是精雕细琢的仪式,而是与万物共生的坦然。
读书之爱:她的文字,是春天的滤镜
李娟的文笔,像阿勒泰的晨雾般轻盈,又似红土地般炽烈。
她写温孜拉妈妈的屁股“大得像一面小桌子”,写母亲追着塑料袋狂奔三公里的荒诞日常,幽默中透着对生命的深情凝视。
那些“跟筷子一样粗”的拉条子、醉酒男人的喧闹、陌生牧民倚门框的笑脸,被她编织成一张温暖的网,兜住人间烟火里的琐碎与诗意。
读她的书,仿佛给眼睛做了一场SPA,洗去浮躁,留下清澈的感动。
我想爱上阅读的人,是会变美的
美,是心境的开阔。当我们在书页间触摸阿勒泰的月光,感受哈萨克牧民的质朴,那些对物质的焦虑、对人际的猜疑,渐渐被荒野的风吹散。
李娟的文字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心底被遗忘的纯粹——“宽阔的土地长不出狭隘的花”,而辽阔的灵魂,终将遇见属于自己的春天。
这个春天,让书页成为你的草原
合上书时,你会发现自己不再只是城市的囚徒。李娟用滚烫的心和愉悦的魂,将戈壁滩的日子过成了花。她的文字,是送给每个渴望自由的灵魂的礼物——在水泥森林里,也能呼吸到雪山的气息,在琐碎日常中,依然保有对世界的热望。
“在文字日益符号化的时代,李娟让我们重新学会用感官拥抱生活。”
我喜欢这本书,这本书的颜色,封面设立。《阿勒泰的角落》我发现了这本书,让荒野的风拂过心田,让阅读成为一场让灵魂变美的修行。
嗯,我应该自信一点,我挺美的,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就让那些打击,好为人师的俗语如寒流消失在这个春天吧。美好的人始终心存温暖。
#爱对了让人更美 #读书 #读书感悟 #读书分享 #读书笔记#我的春日书单
>>阅读更多
用户:若即若离
2025-03-16 18:05:12 晴
推荐余华的书,入门当然是《活着》,之后的中篇《第七天》《文城》就可以慢慢开始了;去年十一终于是一口气看完了《兄弟》,这些年几度拿起来又放下去,看不下去的原因,是真的写的,太过于直白。。。懂得都懂[捂脸哭]
但是谁能想到,一个开心的十一长假,硬是被这本书牵着不想吃不想喝 又哭又笑还各种尴尬 像个精神病一般。。
余华老师,真就是:世界就是这么个破样子,老子都看得通透,但也依然被生活的洪流裹着向前走,不卑不亢,不疾不徐。不失落不沮丧,但也没好多期待,好多喜悦,就这么着。
一如坐在田埂上笑谈生死的福贵——
万般苦楚,尽管来;
嚼尽尝遍,向死生。
#书摘
#读书笔记
#余华《活着》
#余华《兄弟》
#余华《第七天》 >>阅读更多
用户:深意托双鱼。小剪蛮笺细字书。
2025-01-27 21:47:00 晴
2025读书笔记(3):费孝通《乡土中国》
这本书是在网上淘到的旧书,书内有前任读者的勾画和少量笔记,并留下了“一九四九年七月廿日阅毕”。但该书没有版权页,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版的。通过所查到的资料,本书1948年4月初版,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五次再版,印数达13000册。在动荡飘摇的岁月里,这样的销量是惊人的。该书初版的目录排版格式与二版到六版的不同,篇目与页码间没有虚线相连,所以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当在1948年6月到1949年1月之间,具体哪一版次就无法判断了。版权页应在印有书名的扉页后,这本书中没有这一页,也并未见到撕裂痕迹,推测是印刷时由于疏漏未装订导致的,毕竟这个印数和纯文学两三千册的印量相比,难免会有错误。
全书由14篇论文和后记组成,是作者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时整理出来的一部分。
《乡土本色》中,作者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大多数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乡土社会在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是不流动,人和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说是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又是一个熟人社会,对于日常行为的规矩可以熟悉到不加思索。
《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在乡土社会中,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乡土社会的人是面对面的社群。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说话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差序格局》中,作者提出的“差序格局”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礼治秩序》中,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而“人治”更准确的说法是“礼治”,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
《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中,讲了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中的四种权力,作者认为社会权力的四种形式为: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在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在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四是在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读书笔记 >>阅读更多
用户:梦的衣裳
2025-03-02 07:10:28 晴
被史铁生与陈希米的爱情所感动,这是一场跨越生死的精神相守。
1979年,18岁的陈希米从史铁生的文字中窥见了灵魂的共鸣。一篇《爱情的命运》让她提笔写下第一封信,从此,两人以书信为桥,用十年光阴编织出一场未见面的相知——陈希米在西北,史铁生在北京,纸页间的对话成为彼此生命的光。直到史铁生病重,陈希米毅然奔赴北京病房,推开门的一刻,她轻声道:“你正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这场跨越三千公里的初见,最终在1989年结为连理,38岁的轮椅作家与28岁的编辑,击碎了世俗的偏见。
婚后的日子清贫却丰盈。陈希米推着史铁生穿行于北京的胡同,为他读诗、批注书籍,甚至顶着寒风骑车穿过半个城市买他爱吃的牛肉;史铁生则以《希米,希米》等情诗回应,将爱意镌刻成永恒。
2010年,史铁生因脑溢血陷入昏迷,陈希米含泪拒绝抢救,握着他的手完成器官捐献的承诺。
史铁生走后,陈希米带着他的骨灰远赴德国,走过他曾向往的图书馆与街道。
而今,她仍守着他们的书桌与回忆,如同践行着那句无声的诺言:
“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
夕阳下了,我在山边等你。
叶子黄了,我在树下等你。
月儿弯了,我在十五等你。
我走了,我在来生等你。”
……
这段爱情从未困于肉身的桎梏,而是以文字为羽、灵魂为翼,在生死的缝隙中生长出超越时间的永恒。正如史铁生所言:“爱的辽阔,不输给命运。”#史铁生#史铁生和陈希米 #最美好的爱情 #一生的伴侣 #灵魂伴侣 #生命的意义 #读书笔记 >>阅读更多
用户:半夏
2025-03-11 22:13:20 晴
我们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逃避,
如何提升心力,直面困难?
冥想+精神力量
第一部分:冥想
强调呼吸练习,因为呼吸可以调节我们的自主神经,可以让我们安静下来,让我们进入内观神聚的状态,这样极大提高了我们的身体机能,也就是增强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冥想是思想意识的间歇性禁食。
太多糖会导致身体超重,太多干扰会导致大脑过载。
拿出时间独处,用来专注地自省、写日记、冥想,这可以解决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让超负荷的精神变得清明疏朗。
冥想方式:
1.无选择觉知 :这种冥想方式就是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最好有跟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不跟任何人交谈,练习接受自己所处的当下时刻,不做任何评判。
2.超绝冥想 :观想一幅画面,比如喜马拉雅山,沉浸式的体验,去抵消自己思绪。
3.对自己的想法保持高度敏锐和警觉:通过观察自己的想法,你会意识到很多想法都源于恐惧。在你识别出恐惧的那一刻,恐惧感自然就消失了。一段时间过后,你的思绪就会平静下来。
4.臣服生命: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每天至少一个小时。此时,你以臣服的姿态接受发生的一切,不争取,不对抗。如果有想法在头脑中涌现,那就任其涌现。
精神力量下部分讲 #冥想 #读书笔记 #优质瞬间计划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