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老同学在宝岩生态园中午茅酒小酌,讲到子女现状、常熟宝卷文化、儒释道的圆融、善人无善报、因果轮回、三生三世、活在当下等人生话题。现实生活中,人们因为看到一些善良的好人遇到很多坎坷、苦难、早逝,而一些作恶之人却荣华富贵、长寿,所以怀疑善恶有报的因果。宝卷流传于民间的关于“包拯故事”,可以让人了解万事有因果,眼见不一定是事实。
相传,宋朝开封府有一个少年父母双亡,身有残疾,乞讨为生,其心地善良,经常喜欢帮助别人。当地一条湍急的河上没有桥十分危险,每当河床涨水时便无法通行,苦坏了当地父老,少年见此情景,想建石桥,便天天捡石头,不管旁人的嘲笑,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石头堆成了小山。
乡邻深受感动,一齐动手建造石桥,可在一次凿石时这个少年被崩瞎了双眼,人们慨叹老天不公,但少年却没有丝毫怨言,依然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桥刚刚建好,正当大家大为庆祝之时,这善良少年竟被天雷击中身亡。包公听说此事,义愤填膺,在少年的挽联上写下“宁为恶,勿为善”六个字。不久,皇帝太子降生,啼哭不止,众太医也无从医治,束手无策。
包拯见婴儿肌肤如雪,嫩白的小手上隐隐几个字,仔细分辨,竟是自己写给少年的字,大吃一惊,慌忙去擦,字迹瞬间消失,婴儿见了包拯就不再啼哭了。此后,包拯通过“游梦仙枕”明晰了少年的因缘,原来少年上世做恶多端,罪业甚大,偿还那一世罪恶需三世恶报才能还清。神原来安排,第一世以残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双眼瞎了却残生;第三世遭雷击暴尸荒野。
那孩子第一世转生穷困残疾,但痛改前非,只想为别人做好事。于是,上天就让他一世还两世的业,让他崩瞎了双眼;可孩子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的为别人做好事;上天就把他第三世的业力也拿过来一世还,所以雷击毙命。最后三世应该受的苦在一世就偿还干净,来世安排他托生帝王之家,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儒释道三宗都强调因果,人生在世,谁能超越这因果报应之外?但是命运可以选择,有了正确的选择之后,顺天而行就可以得到改变,果随因变,兑现昭然。






评论:
北冥有鱼: 看的我快要潸然泪下。。。故事真的好感人。。。[拜年女]发人深省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