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书评《我们仨》
生活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简简单单,杨绛和钱钟书夫妇二人,经营起这样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
很有缘,也很有幸,能够有机会翻开这本书来读,听了杨绛老师的分享后,自己对曾经的发生的种种,又再一次明白怎么去释怀,渐渐就对释迦摩尼的那句话“无论你遇见的是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一定能教会你什么”。
去接受发生的种种,尽量做到自洽,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个人感悟及原文摘要:
没有谁,就应该做什么,只因是你,所以想做
原文:“为什么就该你做菜呢?你退了,能休吗?”
因为事情往往是别扭的,总和希望或想象的不一致。
自洽
原文: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锺书和我就以此自解。
两人的生活仪式感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好
原文:我们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我们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入文明阶段。
听到这句话很安心
原文: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
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坦然接受,并且尽力做好自己想做的
原文:锺书肯委屈,能忍耐,他就借调在古典文学组里,从此没能回外文组。
我们吃馆子是连着看戏的。我们仨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
想起了《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无论他身处怎样的环境,都坚持阅读,书是他的伙伴,对抗孤独的方式。 书籍也是我的伙伴,让我忘却工作和生活的烦恼,独享此刻宁静的时刻,很开心,很有幸,能够坐下来听作者讲述故事。
原文: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很喜欢这样的心态
原文:因为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像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
评论:
偶然: 多年前曾看过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就是修灯罩和捡石子这两段。
作者: 对头,就让人特别安心
压力压力囧囧囧: 心虚的评一下,看完了作者发的内容。让我不禁深思,杨绛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笔是哪样有趣,仿佛一个明灯,抚平了阴霾的人,能写出这样文的人,又怎能不想去了解。但是,文始终是文,需有自己的理解,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不爱看书。但却只是管中窥豹。但我觉得就该这样。书不是自己的,我不懂很正常,也没必要不懂装懂。
其实我觉得《我们仨》是一部比较悲的故事,好像是只有杨绛先生独留一人著的。我觉得即便写的如此豁达,但仍在序言说的缅怀钱钟书和女儿。真正的人又怎能真正缅怀。所以我觉得豁达是面对这件事的态度。回忆才是文字的主题啊。爱和缅怀是让我们看到的。
所以,我觉得很悲。或许我没有读完,只有一点印象了。如有后续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