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星星

    这几天连续下雨,消去暑热,天气渐渐转凉。 秋雨绵绵,举着伞从小区出来,桂花随雨气飘然而来。从地铁站出来,进入园区,雨水落在池中溅起无数水花,桂花香味悄然潜来,不知来处,却直入心脾,让雨中的行人多了几分意趣。 我喜欢桂花的香味,从小就向往之。 陕北没有桂花树,少年时读到“吴刚伐桂”的故事,或者读到“中秋饮桂花酒”的习俗,对桂花多了几分好奇和向往,总觉着美好。 第一次闻到桂花的香味,在南方某城。江畔的景观绿化带,种植了许多植物,当中自然有桂花树,桂花一簇一簇,如金色的星星点点。与大多数的花香传到鼻孔就散了不同,桂花香味从鼻翼吸入,沁至心脾,甜蜜中透着凉爽之气,这也是我喜欢桂花香的原因之一吧。 桂花的香,从陌生的,接着是亲切的,美好的。 江边景观绿化带,曲曲折折的小道,组成行道。秋天,湛蓝的天空和棉花糖一样的白云,从林间缝隙中漏了进来。在桂枝下的长椅慢慢坐定,树上鸟儿欢快的鸣叫,草丛间蛐蛐低吟,来往的情侣们喃喃细语。 在这小道中,在桂树桂香中,停留过我的青春,我的初恋。我们曾经在这里,憧憬未来,谈论风花雪月,桂香中还有爱情的甜蜜。 秋天,适合思念。桂香时候,不自觉的会想起故地,故人,往事。 去年中秋前夕,秋雨下个不停,小区处于封闭管理状态。每天唯一的户外活动就是被喇叭吵醒之后,到小区门口排队做核酸。数据采集系统不稳定,好几次排队采集眼看轮到自己,却因为系统卡顿无法采集,只有傻傻等待。雨中顶着伞,等待变得漫长,又无可奈何。 那时,每个人都不知道疫情何时结束,也不知道秩序如何恢复正常。网上有个图片流传甚广,墙面上刷了一个标语,“这个世界会好吗?会的”,然后“会的”被划上删除线,下面写了三个字“等通知”,这或许是那个时间段集体焦虑的一个快照。 “为啥我们今天做的核酸没出结果?” “二环路对面的某某小区出问题了,疑似一栋楼都拉去方舱了” “大家抢到了菜没有?” “菜市旁花店老板的这个轨迹,活动的范围真大哦” “谁家又在吃火锅,好香哦,怀疑你们在炫富” “某某小区商铺围起来了,打铁皮了” “哦豁,动态清零又没戏了” “为啥封中门?这个和防控有毛的关系?” 大家有小区的群里有一句说一句。 生活像被迷雾所笼罩,雾里的世界,迷迷糊糊怎么也看不清楚。有人指责花店的老板破坏了动态清零的大好形势,有人指责外卖员没查核酸,有发热症状还带病上岗。 真相,谣言,谣言穿上真相的衣服,或者一半真相一半谣言,满天飞。我们无所适从,只能用动物的本能求生,听天由命。 庆幸邻居没有去过危险的地方,庆幸自己及家人核酸的结果每次都是阴性,庆幸储备的物资还能支撑几个星期。这个世界什么时候恢复正常,自己无能为力。我们就像大海迷失方向的小船,随时可能被暴风雨吞没。 坐在窗边,想起三年未曾归乡探亲,想着世事纷纷乱乱,心底生出无奈与无力之感,我们应该怎么与这个世界相处,不得而知。 坐在窗边,桂花的香味飘了进来,清风徐来,中秋又至,至少桂花如期开了,月亮会如期的圆,天上的乌云终将会散去。 甜丝丝的桂花,沁人心脾,也成为治愈心灵的良药。 今年桂花又开了,金灿灿的桂子,我不必禁足于斗室,可以近距离赏桂。 #桂花 >>阅读更多



用户:星星

    “明明都是人生中的过客,却用一生来忘记。”“愿你披荆斩棘,归来仍是少年。”——璘璘,毕业快乐 落款:桃子于乌镇。 桃子是7月下旬去的乌镇,这张卡片,是她自己亲手挑选的,从烟雨江南水乡小镇穿越云层,带回故地成都,亲手写上想表达的话,然后用塑料纸封好,等待合适的机会送到璘璘的手上。 不巧的是,璘璘暑假出门去了,桃子左等右盼,不见璘璘回来,眼看就要开学了,桃子决定委托朋友把卡片带给璘璘。 桃子和璘璘,从小长大,从刚出生到十二岁,一直在一个小区,一同长大,一起上学。小区玩耍,野外郊游,每年末的散学聚餐,总有很多时间在一起。小区的樱花缤纷,学校后门的冰淇淋,漫山的红叶彩林,川西的雪山云海。 小的时候,双方父母曾开玩笑,讲璘璘长大要娶桃子做媳妇儿。小区里的小伙伴,也知道这个事,但这并没有妨碍两个小朋友的友谊。这大概就是两小无猜吧。 为方便升学,桃子搬到城南的一个小区,小区的房子挂到网上,准备出售。璘璘一定知道的,却没意识到分别来的这么快。 从拍毕业照,从走出校园,从等待摇号,从接到中学的入学通知书,这些,都是两个独立空间。以后,不能在一个小区生活,不能在一个学校上学,也难得见到一面。 “明明都是人生中的过客,却用一生来忘记。”不曾知道,写下这段话时,桃子是什么样的心情。也许,是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但,又担心璘璘看了难过,又拿起笔,另起一行,写下“愿你披荆斩棘,归来仍是少年。” 对桃子和璘璘,这是新的开始。 若干年后,故纸堆里,璘璘再翻出这张卡片时,又将是什么样的心情? ——割—— 你还记得人生写下第一张卡片时的情景? #爷青回 >>阅读更多



用户:星星

    156种啤酒口味 宋林是典型的理工男。电商购物,分析好评榜和性价比,然后做决策。吃饭,先看大众点评评分,再定去那家。旅行先做攻略,按时间地点推进计划。凡有决策,必有参照和依据,不感性,严谨求真。 大概和《大江大河》的宋运辉差不多,宋林从知多高校的王牌专业硕士毕业,胸怀报国之志,投身大国基建,进入系统最大W项目,做技术。而立之年,宋林被提拨为系统最年轻的处级干部,负责新项目的基建。 新项目地处西部,周边都是莽莽高山,要在这荒原中,负责项目从施工到投产的全过程。 宋林身处群山当中的营地,巡视着营地和工程现场,有事业有成的豪气,也有亲自参与百年伟业的荣光。毕竟,这个工程将写入史册,为后人所铭记。 当然,事业带给宋林更多压力。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敏感,同时投资金额巨大的工程,每一处不得小心翼翼。彼时,安全生产责任大如天,企业奉行“先起立,后调查”管理模式。一旦出现安全责任事故,轻则丢帽子,重则坐牢。 无处宣泄工作压力。宋林在营地打球,跑步,这些剧烈运动还是无法让一身荷尔蒙挥发。除了睡眠不好,头上悄然增加的白发,还有对营地数百公里外家人的思念。 从不喝酒的他,开始尝试啤酒。从城市回到营地,总要带上一款不同的啤酒。第一款白啤福佳白,第二款罗斯福,科罗娜,白熊,1664,保罗纳,这些长长的啤酒名字,陪伴宋林在荒凉的营地度过了无数个日夜。 宋林的酒量,也从一瓶增长到两瓶,三瓶,以至心情好时可以喝到六瓶。 收集不同口味的啤酒,对啤酒进行评测,成了宋林生活的一部分。直到能收集到的第156款啤酒全部喝完,宋林在营地已经度过了2670个日夜。基建工程,也在无数个昼夜的奋斗中,终于投产。 从群山荒原,回归城市,让宋林感觉到不真实。城市空气污浊,没有山里的清风徐来。城市里喧闹,没有山里怡然自得。城市里,办公室天天人来人往,不如营地安静专注,分管采购之后,有大量的关系请托,开始让宋林很不适应。 现在,每喝一次啤酒,就像从过去回忆中抽离一部分,会不自觉的想到那些岁月,灯下,开一瓶啤酒,独酌。 #真实故事 >>阅读更多



用户:星星

    别把村长不当官 01 有文化,不一样 “快给大叔说给哈,夜黑里,谁到你家炕上了”“我不说,大叔,你给我吃糖不,大伯伯来的时候都给我吃糖了” “大叔也给你吃糖,你给大叔说夜黑了谁到你们家了,是那个给你糖的大伯伯?” “就是村长,不过我妈不叫他村长,叫他老会”“村长半夜到你家做甚了?” “我妈半夜骑村长身上,一会又抱着打滚呢?”从那以后,村长和栓栓娘好上了,这事全村都知道了。 “栓栓娘,你图甚了?” “村长有文化,和俺家的不一样” 02 风流往事 村长,原本是县里的干部,在县供销部当副部长。 每天穿着中山装,站到供销供门口,迎来关往,好不潇洒。 老会那时三十岁不到,本身又是在军队转业回来,身姿挺拨,供销站的门市又开县城南关最热闹的地方,不少单身女青年对老会芳心暗许。老会也不明着谈恋爱,就是私下和几个女青年来来往往。 九零年初,全国严打,老会不幸成为典型代表,被撸去公职,发回原籍种田。 村里缺少有见识的,有文化的人,又是乡里乡亲,不久后,老会成了村长。 谁还没年轻过?老会年轻那阵,可是个复杂的时代。 03 少年老会 老会在成为县供销站副站长之前,还是小会,是一名解放军干事。 小会有文化,参军之后不久就成了连文书,后来当了军分区司令的秘书,颇被司令器重。 那时的老会,还是英俊的少年,经常出入司令内宅,不知是谁先有意,小会和司令的夫人眉来眼去,被司令发现,司令念小会初犯,就勒令小会转业。 就这样,小会成了供销站的干部。 感情没错。错的是我们,不会控制自己。 04 与民同乐 村里人乐与做买卖,县城有不少货车,食堂,都是村里人的买卖。 村里平时安静,遇到庙会,做买卖的村里人,都从县城赶回来凑热闹,图个红火。 在村里喜红的食堂,也常常有村里的年轻人聚在一堆打牌,喝酒,聊天。有一天,老会也到喜红食堂吃饭,喜红就过来招呼村长坐定。 “村长大忙人,今咋有空来吃饭?” “大家伙都喜欢这么,我也凑热闹,与民同乐么” 好一个与民同乐! #用故事讲述生活 >>阅读更多



用户:星星

    01 吃瓜 胡建人,小洪,远赴千里,到成都上班。 公司有食堂,食堂大姐每天会做几个本地的小菜,做菜不惜成本,力求营养可口,饭吃好了,大家工作会更卖力。 小洪第一次上食堂,大家欢迎他,让他动筷子夹菜。 小洪夹了一筷子鲜藕,美味可口。又看到青碧之物,夹了一筷子送入口,未及下咽,一口吐到地上,“啥以么鸡巴,谁给菜里下药了?” “土人,这个是苦瓜”,旁边的老乡补充说。 02 喝油 那年,王老吉和家多宝正打价格战。争夺凉茶头把交椅。 小林从胡建赌博,输了半个家底。跑到成都投靠老乡。 小洪给他接风,订了一桌火锅宴。 火锅店菜还没上齐,小林看到桌上每人上了一个红罐,打开拉环就畅饮。猛喝了两口,发现没对劲。 “啥以么鸡巴,这凉茶咋不对劲了,过期了?” 小洪打开红罐,倒到碗里,“土人,这个凉茶我们蘸着吃,还要加点花生碎,蒜泥,香菜。” 土人的故事就传开了。 #用故事讲述生活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