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最近很迷茫

    家住南同蒲铁路沿线的小伙伴应该不会忘掉的两趟绿皮车火车,一趟是太原开风陵渡另一趟是太原开阳泉曲。今天我就先摆一摆关于风陵渡在我心中的故事。 每当看到关于绿皮火车的文章,总能把我的思绪拖回到90年代,仿佛听见远处传来悠长的火车汽笛声,记忆总会穿越时空隧道,将我带回九十年代南同蒲铁路火车站的月台。那时一些大的站台上总飘着橘子汽水的甜香,穿着蓝布衫的列车员举着铜铃铛来回踱步,叮叮当当的声响像是童话故事的开场白。爷爷总能想办法提前进站避开人群带我提前上车,看着攒动的人群中攥着那张印硬板火车票人们,好像握着一把把通往神秘国度的钥匙。 绿皮列车喘息着驶入站台时,我总爱把滚烫的脸颊贴在冰凉的墨绿色车皮上,听金属缝隙里传来遥远的轰鸣。车厢顶端的电风扇在夏日的闷热里徒劳地旋转,混合着煤烟味的穿堂风掀起泛黄的窗帘,露出窗外连绵的晋中平原。当车轮与铁轨开始奏响摇篮曲般的节奏,我就知道爷爷家正乘着铁轨的波浪,一寸寸向我靠近。 "风陵渡"三个字在黄土高原的褶皱里低语,像一卷被黄河水浸润千年的竹简,每个笔画都洇着未解之谜。"风"字裹挟着河伯鼓浪的传说,有人说渡口边的古柏会在子夜随风吟诵《水经注》里的残章;"陵"字沉甸甸地坠着时光,老船工们至今仍会指着河岸某处隆起的土丘,说那里埋着黄帝与蚩尤大战时折断的青铜戟;而那个"渡"字,则在浊浪里浮沉,载着二十四史里所有在此摆渡过岸的魂灵。 三十年后,当我通过互联网看到风陵渡的黄河古渡口,浑浊的河水卷着秦晋大地的往事奔流不息。对岸潼关的轮廓在暮霭中若隐若现。而载着我走过整个童年的4525次列车,早已带着月台上的铜铃声、车厢里的泡面香,永远停驻在时光博物馆的某个展柜里。如今要在12306上拼凑出"太原-临汾-风陵渡"的路线,像完成一场需要通关文牒的朝圣。 #风陵度 #绿皮火车 #故乡与旅程 #我是火车旅行家 #绿皮火车的情怀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