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从小就看着、被扯着,他们来回医院间奔波,一会儿晕倒一个,一会晕了一个,一会摔了一个,一会心脏不好、一会要切个什么、一会要疏通个血管、一会病一个,有时候俩人一起,一年中俩人要反反复复的四五六次,几十年,如此…… 可我偏偏从小痛恨医院,却被安排在医院和医疗行业,天性乐观的我,唯一失眠的一段时间是在医院实习的那一年,后来我坚定的,跑了,我要在自己能掌控的生命里,尽量让更多一点的美好填进去,其实哪里跑啊,这佛祖的手手呐 在医院里面对那些鲜活的生命,那些你无论如何的无能为力,还有那些不得不的冷漠无情,还有无力无助无奈,其实在一切最无可明确正当参照的情况下,医护工作者才是最需要人文关怀的一个弱势群体,无论什么一旦“弱”了,必然就要进化出“强”来自我保护,病患也变得可怜起来 最近他们频繁的住院,人其实已经麻了,试想假如一个80后独生子女,此时有家庭,有一个或两个孩子,有四个都七十多岁的老人,其中突然有一个或两个甚至更多要住院 第一、他面临社会潜在的年龄危机,不敢请假; 第二、请了假可能工资又不足以支撑家庭生活和医疗费用; 第三、不请假找护工,一个24小时看护要260-300需要自费,已然甚至超出了他们的日工资;即使你能雇佣的起护工,也很难找到专业度,职业态度,标准规范的人,大多数是农村不务农时的劳动群体,与家政公司或是中介,你去问行规,连行规制定的都不合理,你付出的钱与获得的应有的服务也很难匹配; 第四、与此同时还要照看孩子,孩子还不能同时生病; 这还是两个人都有正式工作收入稳定,家里的几位老人都有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前提下,试想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境况,80后啊独生子女啊 再想想现在的空巢青年,又一波为无形的资本豢养的基质群体啊,九九八十一招,招招没逃的必要 这次住院家里老人旁边的两张床,住着俩八九十岁的老夫妻,儿女为了方便,同时入院给安排在一起,几个儿女来回照看还找了两个陪护,这是要怎样的经济条件啊,这种情况要是一个人面对,或是一对80后独生子女家庭该是怎样的境遇? 老人出院要继续回养老院,让养老院派车来拉,院方以正当理由婉拒,完全没有当时来拉客户时的热情周到,空了9天的养老院床位,依然还要收护理和餐费,理所应当的拿协议合约说事,大房间与小房间按人头算取暖费,这些琐琐碎碎啊,你想想你是把一个家人一条命也是将来的你自己交出去啊,要怎么去理清楚,更不用说里面的生活细节,当你无法顾全所有的时候,这些事该如何能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局面?该怎样的心力,智慧、经济来与之抗之 高级的养老院,平民的养老院,公立的私立的福利的,真的,我们的归处吗? 一个人,或者说被孤立或自我孤立的那些空巢青年的未来,是否敢去试想一下? 生命有尽时,无论谁,是否有权利有尊严的老去,自然的老去,如果我们平凡普通没有物质保障,是否可以享有善终。 很久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几个欧洲国家合拍的,名字是《爱》,当时看完久久不能释怀,我们所有的人都在人性中被煎熬,天使与魔鬼都解救不了。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让其变得更美好一些?因为人性如此,不能完全相信人连同我们自己,又该怎么办? 人文是我们要,也是我们不要 什么。 最后祝我们老也快乐,快乐的老,老也是好的。 人老了爱唠叨,唠叨完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