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可是在家里或者图书馆,家长或者孩子自己如何才能知道一本书的难度是否合适呢?征求老师的意见当然是一个好方法,但还有一个更简单,对孩子自己、对我们中国家长都更可行的方法——Five Finger Rule (五个手指法则)。
Five Finger Rule的规则是:随便找出书中有代表性的一页,让孩子出声试读,如果遇到一个单词卡壳了,则竖起一个手指;如果五个手指都竖起来了,这页还没有读完,则这本书太难;如果读完这一页一个手指也没有竖起来,或者只竖起来一个手指,则这本书太简单。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单词卡壳,不是我们中国人认为的单词不认识,而是孩子读错了没有自己纠正过来,或者不能根据掌握的Phonics读出来——见词会读,正是学习Phonics的功效之一。如果孩子能够把单词的音准确发出来,即使有一点不够流畅,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也不用竖起手指来——刚开始拼读单词时有一点不流畅,只要最后比较快速地正确读出发音,第二遍阅读时就基本能够解决流畅问题,并且这个过程本身就训练了单词拼读的技巧。
我宝宝从小就一直坚持听那些当时根本听不懂意思的儿歌其至脱口秀,最后的结果就是,日积月累,她很容易听得懂长句的歌词,并且还能够自主地模仿。孩子即使没有理解快速的语音资料的中文意思,但是通过大量的听,他的辨音能力提高了,就能够把语音中的元素区分开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去找外教上课,有的核子很快就能输出, 有的孩子很久都没有办法输出。说到底,是英语泛听量的问题。同样,孩子看动画片也是这个道理。有些成人说,动画片那么快,我都看不懂,问他什么意思,他更说不出来,这是不是无效输入呢?从这部片子来看,孩子没有完全明白。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如果看了一段时间动画片之后,回头再听一些慢速的儿歌,孩子会觉得很容易,能轻松地唱出来了。从小英语语音输入越少的孩子,中文能力越强,英语输入越困难,孩子会不自觉地要求对应中文意思。而年龄较小的孩子,比如两岁以下的孩子,往往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越小接触多种语言的该子,对不同语言的语音接纳能力就越强。而恰恰是只接受一种语言的孩子,一定要把中文意思确认好才行。在这一点上,孩子的思维模式已经和成人接近了,而这也是我们中式英语中翻译英语的雏形。 >>阅读更多
输出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输人的问题。总有人说,中国人在国内学英语和在国外学英语不一样,因为没有语言环境。但是语言环境是什么,说到底,就是情境对应。在中国目前真实的英语语音环境还不够好的情况下,重视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境对应积累,多听原版儿歌、多看原版动画片、多听原版故事的音频,这些都是积累英语语音信号、训练韵律节奏和语感的有效途径。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听觉记忆能力有了,才有可能听得懂别人说的是什么。复述是输出的第一步!但是仅有复述是不行的,因为语言需要交流和互动。所以,情境对应就变得更加重要。动画片和书中的场景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孤立的单词和句型才有可能互通互联。到时候,真实生活中的场景一且和过去积累的场景相吻合,输出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个时候,场景和语言之间因为没有了中文这个媒介,所以中式英语的问题也自然就不存在了。 总有妈妈问我,怎么才能知道孩子听没听进去呢?怎么才能知道他学没学会呢?这都不重要。只要孩子准备好了,就一定会给你惊喜!如果你一定要有个评价的标准,那就每天默默地计算一下你给孩子听了多少、看了多少、读了多少,就够了! >>阅读更多
动画片的精髓在于它的情境对应,这一点和原版英文书一样,可以构成孩子的口语基础。俗活说,巧妇难为无术之炊,为什么很多孩子上外教课口语还不好?很大原因在于看的东西太少。当然,因为动画片对视力的影响以及孩子被动吸收的特点,我个人也不建议多看。目前有一种提取音频的软件,可以把动画片中的音频提取出来,这样,孩子可以在看过几遍动画片之后就可以开始单听音频,对听力训练的效果会更好!在听音频的过程中,孩子的脑子里还会有画面浮现,能很好地起到情境对应的效果。 对于一岁左右的小孩子,因为听力辨音能力强,所以儿歌中的语音他们很快就能吸收,即使是语速很快的儿歌或者是新闻、脱口秀这类节目,也都能成为孩子的语音积累。有了这样的积累之后,三岁左右开始看动画片就会容易很多。对于有些大孩子,从小没有英语的语音积累,在中文较为强势的情况下,又不愿意听英语儿歌,家长可以利用动画片来提高他的英语学习兴趣。 儿歌也好动画片也罢,都要以兴趣为前提,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才会有最好的吸收。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相信孩子内在的能力。我们所给予的一切资源都是为了满足他们内在的需求,只有内在的需要得到满足,外在的资源才能内化成能力。 >>阅读更多
建立全方位的英文环境,我认为最重要的四项内容是:家长说英语,看动画, 听故事,读原版书。
1、家长说英语
如果家长具有英语对话的能力,并且语音标准,这种家庭最容易做到习得。 家长英语不好也没关系,只要有蹦单词和说简单句型的能力,就可以做孩子最初的英语启蒙老师。在启蒙阶段,家长可以通过"名词指着说"和"动词TPR"两种方式,在家庭的实际场景中对孩子说英语,让孩子接触到大量的英语词汇,然后过渡到说词组和句子。当家长感到"词穷"的时候,就转为给孩子念分级读物,或者一边看书一边听录音,分级读物念完了,可以给孩子报外教口语班。
2、看动画
孩子从3岁起,每天看原版动画片20分钟,坚持看到6岁。孩子上学后改为偶尔看电影。
3、听故事
MP3播放器是习得的利器,必不可少。孩子上学后,用眼需要控制,英语通过学前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听力词汇量,习得的重担就要落在MP3播放器上。在家大量听有声书,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4、读原版书
让孩子大量读原版书,循序渐进,从薄薄的分级读物看到厚厚的章节书,广泛涉猎,长期坚持。贯彻自由自愿读,持续的默读原则,让孩子自己选书泛读。
绘本如诗歌,分级读物如教材。一个具有欣赏性,一个具有学习性。幼儿英语启蒙时期,当然还是拿教材听、看更合适。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欣赏诗歌。 绘本的用词随意性强,经常出现低频词汇。国外的家长和孩子当然不会在意这一点,因为英语是他们的母语,日常用语早就会了,并且朗读者是洋爸洋妈, 当然可以出现一些非"常用词"。 而咱们中国孩子,则需要从身边最常用、最基本的词学起,最好这些词还有一定的重复性,不要出现一次就再也不见了,否则就记不住。句式的由浅入深、由简入繁也很重要。好的分级读物,从每页一个字、两个字编起,再到每页一句话、两句话,适合学外语的孩子循序渐进地读下去。可以这样说:分级读物的最低级,大多是零起点,难度要低于绘本。 绘本是单本卖的,每一本和每一本之间没有关系,不容易判断难易程度。绘本在词汇和句式方面的难度,甚至相当于分级读物最上端的桥梁书,孩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英语能力,听都不可能听懂。我始终认为,绘本不可能被排出难易顺序。 通常,分级读物都是几百本的套系,用颜色、数字等方式把难度级别划分得 清清楚楚,使家长在买书时省了不少钻研的力气,使用起来也能顺利地一级一级进阶。 >>阅读更多
绘本的选择上必须注意"语句的重复性要高"、"从字大句短的书开始"、"符合适当的年龄"、"英文程度非关键"、"不迷信得奖作品"等五个原则。 1、语句的重复性要高 "重复性高"是第二外语学习的重要元素,语句出现的频率高,就算是较为复杂的句型结构,孩子重复聆听之后,才会有机会模仿,进而跟着开口说英语。 2、从字大句短的书开始 宝宝刚开始接触英语绘本,可以从字大、音节少、句型短的书起步,建构孩子的"基础字节"能力。 3、符合适当的年龄 符合孩子年龄适读的书,才能引起孩子对故事的共鸣。即使是跨文化的绘本,我挑选的原则也是符合幼儿的认知及生活经验。 4、英文程度非关键 无论孩子的英文程度如何,父母只要掌握"大量念读"的原则就对了。不需要在意绘本的英文难易程度,这些都可以运用所谓的共读策略来克服。因为绘本的可爱之处,就像看没有中文字幕的英文电影一样,可以看图说话,让孩子去猜意思,这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过程。 5、循序渐进、慎选绘本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对于绘本的喜爱与否都是非常个人的经验,爸爸妈妈们可以适度引导,大量给予阅读环境,但请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过于主导孩子的喜好。 >>阅读更多
自然拼读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一些较为规则的词才能够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而且,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英语词汇低于70%。对于不规则的词,中国学生可以说是束手无策,既不会读,也不会写。如果没有音频辅助,还得去学音标查字典。 所以说,自然拼读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我们要想孩子真正的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最起码的音标学习是不可以忽略的。 >>阅读更多

• BIG MUZZY 系列
Big Muzzy(《玛泽的故事》)是BBC制作的启蒙英语学习类动画,该片语速很慢,因为是学习类的动画,所以在内容设置方面,重点围绕常见词汇、日常用语和句型结构进行多次重复性的展示。同一个单词或表达,里面的角色会夸张地用不同语气重复很多次,有些表达甚至还会以儿歌的形式多次重复,很适合孩子英语启蒙。
• Peppa Pig 系列
这是一部受到很多中国孩子好评的动画片,中文名《粉红猪小妹》,该动画色彩明亮,画风简单,情景对应得特别好。剧情温馨有趣,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让孩子感受到姐弟间的互相关爱、大的让小的这类独生子根本体会不到的感受。该片内容非常简单,生活化,有很多词汇、句型在同一集里来回重复,语言适合运用到平时日常生活中。
• Little bear 系列
Little Bear 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适合孩子启蒙时期看的动画片,美音。该动画片围绕可爱憨厚的小熊一家和它的四位动物朋友:猫、鸭子、猫头鹰、母鸡展开,呈现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情境,很有生活气息,很温馨、轻松、幽默。几个小动物个性鲜明,语言符合孩子的想象和对世界的认识。
4-6岁 这个阶段主要是“朗读阶段”和“书写阶段”,该阶段要让孩子能够持续的读英语,说英语,同时开始让孩子能够书写英语。家长在这个阶段需要做的事情主要有两个: 1、亲子朗读。家长和孩子一起朗读英语故事书籍,其中先让孩子朗读,然后家长在参与进来,让孩子继续保持对于英语的兴趣。 2、英语日记。家长要鼓励孩子开始写英语日记,过去的时候,家长都会让孩子写中文日记,但是现在,英语启蒙阶段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写英语日记,从最简单的记笔记开始,到用英语写出自己的一天经历和感悟,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孩子写英语的习惯。 不要小看英语日记,坚持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效果真的“难以言喻”!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