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Daisy

    #我的2024年终总结 我的时间脚印👣,2025的寄语该是什么呢🤔 >>阅读更多



用户:Daisy

    续上篇: 附:简单的阅读思路整理,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1、写作背景:在20世纪初,世界经历了一战、经济大萧条和二战后,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尤其是经济学家均相信中央计划经济可能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正是在这样的世界格局和流行思潮中,哈耶克向世人疾呼:大家先不忙努力走向计划经济之路,那是一条通向奴役之路! 2、现状分析:英国VS德国,以人及作品为实例来对比论证两国思潮的发展、演变及其相似性。 3、分析及论证: a、社会主义的演变过程,即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极权主义——纳粹主义 b、在不同纬度下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对比,分析维度包括: 【维度1:方向】目标 【维度2:手段】计划、民主、法治 【维度3:表现】经济、保障 【维度4:人】各阶级者、当政者 【维度5:文明】道德体系和真理 4、作者认为的正确的目标和做法 目标:自由人的国家的共同体 做法:承认错误,选择正确的方向,必须重新再尝试,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阅读更多



用户:Daisy

    读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这是一本我非常用心去阅读的经济类书籍(哈耶克自称为“政治性的书”)。可能因为它获得过诺贝尔奖,一种潜在的对权威人物的崇拜;可能因为是第一本涉阅的政经类的书,行文特点与叙事性小说有很大差异,阅读并不顺畅,基本是靠毅力“啃完”的。 一、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及应对 作为一名初涉政经类书籍的读者,我在阅读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阅读难点: 1、对抽象概念及其论证过程的理解。本书中有大量抽象的概念,比如民主、法治、保障等。日常生活中虽认识,但其具体含义,其在不同制度下的表现差异却从未思考过。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抽象的概念,往往需要联想实际的经济现象加以理解,然后再将同类一系列的现象抽象至理论概念,再帮助理解其论证过程,即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思考过程。 2、本书是以论证方式来阐述作者的观点,跟叙事描写类小说相比,没有了优美华丽的辞藻,充满了严谨的逻辑和精准地论述。基于逻辑的严密性和表达的精准性及完整性,作者往往会使用很多长定语和多定语的句式。这通常会让我“迷失”方向。因此,但凡碰到这类长定语、多定语的句子,我会先找到句子的主干,分析句子的组成,以帮助理解整句的含义。 3、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个费脑的过程,需要时时去思考各类经济现象或问题,很多内容并不是看一遍就能理解和明白的。于是,我基本上每章节以阅读三遍为基础: 第一遍 通读,往往会有很多读不明白看不懂的内容。 第二遍 精读,划出我认为重要的论点和论据。 第三遍 做笔记复读,整理出本章节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做重点内容的摘抄笔记。 二、我的阅读收获 用心拜读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在认知上的提升是令我欣喜的,但同时,心情亦是沉重的。 哈耶克的伟大在于他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在20世纪的社会演变与发展中得到了证实。书中论述的许多经济政治政策与手段,在时隔80年后的当今社会仍然能亲身感受到,很显然,我们仍走在哈耶克所描述的“道路”上。哈耶克说,在我们竭尽全力自觉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缔造我们的未来时,我们却在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与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截然相反的结果,人们还想象得出比这更大的悲剧吗? 本书是针对19世纪较长一段历史的透视,包括市场衰落的经济分析以及“时代精神分析”,对社会主义及其思潮的深入剖析,作者填补了我认知上的诸多空白和纠正了我的错误观念。 1、社会主义并非起源于德国,但正是在德国,它们得到了完善,并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和20世纪的最初25年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德国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际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领导作用。 德国作为二战的发起国之一,其纳粹主义被世人所憎恶。可不曾想,作者认为德国之所以最终走上纳粹主义,与其长期的思想演变是息息相关的,国家社会主义思潮在德国保持几乎不变和不断重复的状态已有150年,最终发展为希特勒学说。因此,德国的纳粹主义是具有社会主义根源的特性的。 2、思潮的形成都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著作家、科学家、知名学者等引领的,加之国家“洗脑式”的宣传和对信息的系统管控,人类的智慧将遭受巨大的挑战。比如,在当时的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瓦德、原料独裁者瓦尔特·腊特瑙、费里德里希·瑙曼,德国社会主义政治家保罗·伦施等等,这些人都是思潮的强大传播者,他们反对各种形式的自由主义,并在青年运动中迅速地被接受。因此,时时保持“理智的大脑”,这至关重要。 3、我曾以为,法治,就是有法律,且有人依法执法,不断地完善法律内容就是完善法治建设的一部份。这其实是完全错误的认知。作者认为,法治的具体体现是政府的行为只限于确定那些决定现有资源得以使用的条件的规则,至于使用这些资源于何种目的,则听个人决定。这些规则可以预先制定,具有形式规则的特点,不针对特定的人的愿望和需要。而专制也是政府指导生产资源要用于一定的目的。作者反复强调法治的特点是形式的,工具性的,无法预见结果,无特定的目的或特定的人的选择。法治含有限制立法范围的意思,特定的立法能够破坏法治。换句话说,法律能够使那种实质上是专断的行为合法化。因此,政府行为可能很合法,但仍然可能不符合法治。 三、我最喜欢的话 1、使思想获得生命的,是具有不同知识和不同见解的个人之间的互动。 2、所有权力都易腐化,绝对权力绝对会腐化。 3、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仍比一个只有得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要好些。 4、自由主义最有意义和最深远的影响,是人们对于自己掌握自身命运的新感觉,是人们对可以无止境地改善自己处境的信念,一种由已实现的东西所唤起的信念。 后附:简单阅读思路整理 >>阅读更多



用户:Daisy

    小学生的家长会应该怎么开,才能不这么“机械化” >>阅读更多



用户:Daisy

    #2024•第4️⃣4️⃣跑 今天跑至小花园,偶遇一位老先生,68岁,全家已移民澳大利亚,偶尔回来住住。老先生很是健谈,跟我讲述了两国在生活、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切身体验,教育无攀比、生活松弛感、养老无忧愁,让我既羡慕又憧憬。祝福这位老先生,感谢他的结伴同跑![爱心] >>阅读更多